技职竞赛狂输大陆…大学校长:台湾高中生都赢过高职生

国际技职竞赛台湾输给以前还觉得「很落后」的大陆。(图为示意图教育部长潘文忠视察国内技职竞赛,教育部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今年国际技能竞赛台湾只拿10座奖牌,但大陆却拿30座、成为世界第一,前教育部次长现任南华大学校长林聪明表示,「台湾很多学生努力拿技术士证,但有些根本没用,我们还在鼓励学生去拿」,高中生的创意不比高职生差,同样在职场累积专业,高职生反而容易暴露基础知识人文素养不足的问题

黄昆辉教育基金会举办「当前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问题与对策」,包含教育部、劳动部双方官员都到现场一同激荡讨论,像教育部长潘文忠、劳动部政务次长施克和、南华大学林聪明校长和工业协进会叶政彦理事长等;而林聪明曾担任过职业训练局长与教育部政务次长,是少数同时任职这2单位的人,也在会中提出不少见解。

林聪明表示,过去认为大陆的技职体系远远落后,但近几年他们挹注资金,打造竞赛选手培训师资经费材料后备团队、选拔方式和裁判长一套的完整体系,台湾却还鼓励学生去考「技术士证」,但有些根本早跟时代脱节;而为期4天的国际赛,除了技术之外,更强调体力跟创意的结晶,过去台湾都在前3名,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惨,是不是技职教育出了问题?

「现在企业缺工,但青年又找不到工作,表示产学连结很差」,林聪明表示,技术士证不是不行,但国外拿到技术士证企业就认同,走到哪都感觉自己「很专业」;台湾如果要改变,就要重新思考技术士证的意义、内容,要让业界觉得那张证书是「真有实力」,不然再多都没有用。

另外,近几年学界一直认为高职不能高中化、高职科大要回归专业体系,林聪明说,专业知识当然要有,但根据他调查,科大毕业生进职场时很受欢迎,却比一般大学的人升迁速度慢;不是老板学历用人,而是「专业可以在工作上累积,但学科的基本素养很难,时间一久,差距就出来」,没办法多角化运用、沟通与人文素养不足,专业再高也无法表现。

林聪明说,他以前当云科大校长时,设计学院招收的都是一流高职生,虽然开放高中生报考,不过大多是二流高中生,但学校举办主题创意竞赛时,高职生多了3年的基础设计训练,提出的设计构想却远远不如高中生,「那种想像就是人文素养,也是专业培训中最缺乏的」,再加上语文能力普遍比高中生差,不只国际化会慢半步,连日常的中文沟通都有问题。

据了解,今年的国际技能竞赛,被称为「技职大国」的德国连一面金牌都没有,但他们的学生拿到证照,出去找工作都是「抬头挺胸」;技职竞赛输大陆20面奖牌,林聪明虽然表示对台湾的忧心,但比赛的培训体系毕竟跟实作不同,他更在意的是,为什么我们的高职生会不如高中生的表现?技职教育除了强调实作力,人文素养跟产学连结,也是非常紧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