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墓文化消逝 日本「墓地设计师」让大家死后和陌生人共眠!
日本的「家墓」文化逐渐消逝,在美如公园的草皮下,与陌生人共眠,成为东京人的死后新选择。
从JR新宿车站出发,约一小时的车程,来到东京近郊的多摩丘陵。走进树林十分钟后,前方视野豁然开朗,草皮覆盖的大地、小道蜿蜒其中,入口处有个镜面水池,中央设计了一个铺满鲜花的石台,看起来像是公园的地方,其实是座墓园。
在这里,看不到任何一块墓碑。35平方公分,是草皮下每个骨灰坛的放置空间,工工整整,共划分出3000位置。但草皮上,几乎不着痕迹,唯一线索,是立在小道两旁不起眼的姓名金属牌,标注往生者是在草皮的哪个区块长眠。
来此凭吊的人,都是统一在献花台前,摘下一朵鲜花放上水盘,然后双手合掌、向整座墓园致意。
设计这座墓园的关野兰(関野らん),是日本唯一挂上「墓地设计师」头衔的一级建筑师。大学念土木设计,至今已经完成6座墓地,手上还有20多个案子正在进行中。
她的最新力作「风之丘树木墓葬地」,今年春天开始试营运,每人价格54万日圆起跳(约15万台币),已卖出100个位置。负责营运的曹洞宗・白华山慈眼寺住持田边慎吾表示:「热卖速度是过去墓地无法相比的,感受到人们对于『埋葬』的多样化需求。」墓园预计今年底全面开放,据说已经很多人在询问。
值得注意的是,跟慈眼寺签下「生前契约」的人,几乎都是买给自己死后用的,呼应日本这几年流行的「终活」(人生走向终点的活动)。
不过,这里的埋葬模式有些特殊,骨灰坛个别埋在草皮下,限定13年或33年,时间一到,就会被移到合葬草坪区安置。考量没有子孙扫墓、选择「有限期祭奠」的民众越来越多,日本墓园的普遍做法是,期限一到就把骨灰坛移到灵骨塔,但像「风之丘」以内部合葬处理,相当罕见,却是关野兰跟慈眼寺,经过不断讨论后的决定。
至少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埋葬都是以「家墓」为主流。为了在固定的地方设立自家墓碑,一般家庭会选择成为某间寺院的「檀家」,也就是捐钱支持寺院营运的信众,方便死后入寺院管理的墓地。
日本二战后进入高度成长期,地方人口不断涌向都市,当年为日本奠定经济基础的世代,现在正迈入人生最后阶段,已经在都市落地生根的他们,很难再回乡「落叶归根」,但要在地狭人稠的都市,抢得一块葬身之地并不容易。
以东京都为例,一年需要3万个坟墓,但受限于法规和民众反对新建墓园,只能不断扩张既有墓地,仍供不应求。例如2016年东京都立墓园抽签,平均每6.1人仅抽中一位。
尤其现代家庭形式多样,没小孩的夫妻、离婚的人、同志伴侣等,对于「身后事」的需求都不同。有人不想死后麻烦子孙扫墓、有些夫妻不愿合葬,随着「家墓」概念越来越薄弱,东京都心甚至出现越来越多,隐身大楼当中、靠输速带调度管理骨灰坛的科技纳骨塔,以解决墓地不够的问题。
至于近来流行以树木取代墓碑的「树葬」,1999年首度在日本出现。2012年东京都立的树葬墓园「小平灵园」落成,第一年的抽签倍率超过30倍,抢手可见一斑。
对照关野设计的「风之丘」,虽以「树葬」为名,却不是以树木做标记的「狭义树葬」,而是连名字都不标明的崭新概念,祭拜方式也不再拘泥传统。
「我设计墓地超过十年以上,深感墓地也需要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型态。传统上埋葬讲究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但当家族的概念改变、佛教观念不再适用于所有人,重点是怎样的作法才合情合理。」
「虽说很难用言语去解释,现在的墓地除了讲究每个人的『个性』,同时也希望能延续人与人的『连结』。虽然不想麻烦子孙,仍希望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死去。」
墓地的存续还仰赖「经营」。日本一般墓地的商业模式,跟独栋住宅一样采取「卖断」。过去,家家户户会以「檀家」的名义向寺院登记,捐献香油钱跟管理费,由寺院负责维护墓地。不过,慈眼寺的田边住持如表示:「如果檀家数量不到一定程度,这样的经营模式就不成立,尤其现在愿意成为檀家的人少,经营很困难。」
「风之丘」提案的「有期限祭奠」,意味着期限一到,就得找替代收入来源,其实增加了寺院经营的复杂程度,尤其「期限到了就得转移到共同祭祀墓」的方式,更挑战一般观念。
但田边住持认为关野的设计:「完全没有违和感。」虽然挑战传统,却能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毕竟生意要做得成,墓地才有办法生存下去。
关野则认为「正确答案不只一个」。重点是,墓地设计,必须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即使没有血缘连结,能长时间传承下去的东西才有价值。」
资料来源:日经business on line
更多镜周刊报导【老侯日本会社】需求是创造出来的-从免治马桶看日本企业的本事京都伴手礼老店卖冰棒 每月多赚百万台币前往日本请注意:搭机新增2项规定 违者罚50万日圆满是「便便」的人气汉字教材 让学童笑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