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大多无健保给付 医忧形成治疗门槛

内外科减重治疗方式有哪些?

肥胖不只是美观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列为慢性病。目前医疗院所可提供多元的减重治疗,以改善生活型态为基础,搭配药物、胃水球、胃肉毒注射或外科手术。其中健保仅给付外科手术,尚未纳入其他前线治疗方式,不仅医师难以和患者开口谈自费,民众也可能认为没有立即危害而中断治疗。

依据卫福部公布的体位定义,BMI≧24为过重,≧27为轻度肥胖,≧30即是中度肥胖,超过35为重度肥胖。天晟医院体重管理与代谢手术中心主任徐光汉表示,针对不同肥胖区间,有不同的治疗建议,例如过重或轻度肥胖族群,可使用药物搭配饮食控制;若为中度肥胖以上,则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国内核准3款减重药物。嘉义基督教医院减重中心副主任安欣瑜说明,一款是超过10年的老药「罗氏鲜」,可抑制脂肪吸收,但可能出现排油便的情况,患者使用后反应不佳;第二款是2年前问世的「善纤达」,坊间俗称「瘦瘦针」,可控制食欲并延缓肠胃蠕动;第三款是去年在台上市的「康纤芙」,可刺激多巴胺分泌,对于焦虑或情绪性进食的人有良好效果。

安欣瑜指出,国内健保并未给付减重药物,「刚开始要跟患者谈自费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开口!」她透露,国外肥胖药物是有给付的,国内也曾讨论纳入,但健保财务状况吃不消,最后不了了之。

减重治疗方式中,仅外科手术获健保给付,标准为「BMI≧32.5且合并高危险并发症」或「BMI≧37.5」,但还有诸多给付条件,例如「须先接受6个月以上内科治疗」以及「年龄介于20到65岁」,对于肥胖族群仍存在障碍。

徐光汉曾经收治70岁患者,胖到无法正常走路,只能自费接受减重手术。他也提出反思,如果一名14岁青少年BMI超过40,而且已有糖尿病、高血压,难道要等到20岁再手术吗?希望健保给付标准能更有弹性,让患者及早获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