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刺客死前一句话流传千古 刺杀失败却让河北一带专出慷慨悲歌之士

荆轲刺秦王。(图/翻摄自wikipedia)

精选书摘作者/李不白摘自/《用地理历史:得中原者,为何得天下?》

河北是古燕国赵国所在的地方,所以河北也称燕赵之地。黄河古书中称「河水」,所以历史书中的河南、河北、河西、河东都是以黄河为参照物来命名。

燕国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北京,历史上一直离中原腹地太远。不仅远,还很弱,一直到战国的后期,燕国才登上历史的舞台。燕国后来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得益于燕昭王的「金台纳贤」,就是高筑一个台子重金招揽天下有志之士,其中就有一个叫乐毅的投奔而来。这个台子就在现在北京金台夕照地铁站那个地方,金台夕照曾是燕京八景之一,现在除了这个名字外什么都没剩下。乐毅后来率燕国等五国联军一口气连下齐国七十多城,差点让齐国灭了国。战国后期,除了楚国之外,七雄之中一东一西两个国家最强,就是齐国和秦国,乐毅打败齐国,一战成名,燕国也一举成为强国。

▲中原图。

此后很多年,燕国也一直没有什么作为,一直到战国末期,因为荆轲刺秦王的事,又让燕国火了一把。不过燕太子丹的这一举动只是引火上身,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相反的,赵国从战国一开始就很活跃。赵国一开始的重心在山西北部,后来把都城迁到邯郸后,重心就放在河北了。赵国灭掉中山国之后,一举成为河北地区最大的国家。整个河北的形式是,燕国占领北部,赵国在中间,魏国占领南部一小部分,这中间还夹着一个卫国。卫国原有的土地已经被魏国占领,卫国公室跑到了沁阳,只是保留了一个卫国的名分

▲中原图。

燕国和赵国的界线就是易水。易水发源涞源,在河北省易县境内。荆轲刺秦王时,赵国已经被秦国占了,太子丹送到这里,算是送到头了。从易水到燕国的首都蓟城(北京)中间,就是督亢,荆轲刺秦王时带的就是这个地方的地图。

督亢地区产粮,是燕国最好的一块地方,所以秦国垂涎。督亢就是后来的涿县,刘备和张飞就出生在这里。涿县现在改名叫涿州,依然是河北最好的产粮区,到现在还出产贡米

赵国和魏国的界线就是漳河,漳河发源于长治东出太行山后过邺城,魏文候任命西门豹到邺城(今河南安阳以北)任县令(当时叫县公),当时漳河水经常泛滥,地方豪强拿少女祭河伯,西门豹到任后,惩治了地方豪强,治理了漳河,发展农业,使邺城发展壮大。后来曹操就是在邺城修建了铜雀台曹植在《铜雀台赋》里就说:「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可见当时漳河的水很大。

邺城也是建安文学的大本营,南北朝时有六个朝代在这里建都,现在只剩下一个遗址。现今的漳河也是河北省与河南省的界河,相比古漳河,在东出太行山以后往南偏移了不少。

荆轲刺秦王之前,晋国也出了一个有名的刺客,这就是豫让,他行刺的目标是赵国的开创者赵襄子。晋国一直是六卿掌权,这六个大家族都有可能独立为国,一开始赵魏韩还不是最强的,经过一番争斗后,只剩四家,智伯最强,经常欺负赵魏韩三家,后来三家在赵襄子的鼓动下,联合起来灭了智伯。

赵襄子对智伯恨之入骨,就拿智伯的头盖骨当酒杯用。豫让是智伯的家臣,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智伯死后,豫让一心想杀赵襄子替智伯报仇,于是改名换姓混进赵家,结果被发现了,赵襄子念他是义士,还放了他。第二次,豫让又是毁容,又是吞炭把嗓子烧哑了,连他老婆都认不出来了,然后又去行刺赵襄子。这次是在一座桥上,没想到赵襄子还是发现了他,又被抓了。豫让求赵襄子脱件衣服给他,让他刺了几剑,算是替智伯报了仇,然后自杀了。豫让死前说了句流传千古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后人称豫让行刺的这座桥为豫让桥,位于现在河北省的刑台县。豫让的事迹传遍赵国,燕赵大地的侠士们为之唏嘘不已,这就是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开端。河北这块地方,总的来说地薄人众,人们好侠任武,悲歌慷慨。荆轲去刺杀秦王时,高渐离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闻者无不动容

★本图、文经时报出版授权,摘自《用地理看历史:得中原者,为何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