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兩岸經貿變化快 如何維持現狀?
两岸经贸变化快,如何维持现状?(路透)
中共解放军东部战区5月23日上午7时宣布在台湾和金马周边举行军事演习,北京当局如此行动,明显针对的是赖清德总统的就职演说,通篇演说全以「中国」称呼中国大陆,并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演说内容明显地冲撞北京的底线,因应中共宣布对台军演,美国五角大厦批评中方此举「鲁莽」。
长期以来,针对台海形势、两岸关系及台湾处境,几乎所有民调都显示「维持现状」或「维持现状后待将来再决定统或独」或「永远维持现状」,一直都是台湾民意最大的偏好。但「现状」到底是什么?怎样才算是「维持」了现状,却似乎没有一个能具备「高度共识」的定义。
针对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美国方面一贯的立场是「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这当然是「维持现状」的一种理解。然而,所谓「现状」,其实应该有多种涵义,这对台湾或台湾人民本身而言尤其如此,这样的「现状」可以有多个角度的观察,比如两岸之间、美中之间和台美之间。
首先,就台湾与大陆的两岸之间而言,一段时期以来,不但有变化,而且变化极其明显。30年前,台湾GDP相当于整个中国大陆GDP的45%,30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已下降到大约只有4%,就此而言,「现状」完全没有维持。GDP之外,其他的产业、科技、军事、学术等方方面面,也都类似,总的来讲,就是双方的差距几乎都在快速缩小,甚至出现台湾被大陆反超的现象,这当然也不能说维持了「现状」。
其次,观察美中之间,可以有两个角度,比如双方GDP的快速拉近,又比如双方在产业、科技、军事、学术乃至太空等方方面面各个领域的差距,普遍也在快速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有美国被中国反超的现象。再就美中在西太平洋的地缘博弈来看,美国从早期的强力「介入」而中国无可奈何,到现在中国的「反介入」实力硬杠美方,甚至让美方不得不进行必要的战略后撤的准备,这其中的变化亦不可不谓之巨大,准确的说,「现状」也未能维持。
再其次,看美台之间,先不论上世纪冷战时期的中、美、台三角关系,就以进入新世纪以来二、三十年的变化观察,美国从早年把台湾视为对付中国大陆在第一岛链的关键位置,军售台湾从以防御性武器为主,到近年来军售内容转为刺针导弹及火山地雷系统等几乎是打巷战为主,就可见变化之明显,能说「现状」维持了吗?
以上诸多变化,源头不止一端,但主要且最大的变化当然是中国大陆,其次应该是美国,准确的说,就是「中升美降」,换言之,就是跟台湾发展最密切的两个主体同时都在变化,这对夹在其中的台湾而言,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考验。其实,有类似处境的、在全球范围内所在多有,特别是在西太平洋的东亚地区,也因此,许多国家或多或少也都面临了同样的困扰,那就无异是考验各国执政的能力、智慧与技巧(手腕)了。平实地说,绝大多数国家的表现都不理想,其中表现得相对最出色的,无疑是新加坡。
与台湾、香港、南韩同样作为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三、四十年前彼此差距不大,如今则一马当先;台湾与南韩追赶得有些吃力。从台、韩看新加坡,真有一骑绝尘之感。新加坡出色,除治国能力强之外,同时处理好新加坡跟中国,及新加坡跟美国的关系,尤是关键。
对台湾而言,期待维持的现状其实可能是一种假象,真相则是许多人想要逃避却逃避不了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