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懂我苦心!亲子关系无需翻译 用「我讯息」搞定

文/胡绮祐(心理师)与青少年咨商过程,常听见孩子说,「为什么我妈(爸)就是不懂,我只是想...」,来到家长咨询这一端,则是常听到,「他就是不懂我的苦心,我只是希望...」于是,心理师这个角色,常常都需要试着去「翻译」亲子关系之间,这一来一往,暂时还没在同一个频率上的话语。我常常觉得,没有人一生下来就知道怎么当父母,也没有人一生下来就知道怎么面对自己青少年阶段风暴期。孩子与父母,各自有内心的渴求,等待被理解,却往往在急切中,让快言快语误解了双方彼此的善意。孩子期待自己的需求能够被接纳,「我需要被你懂」,父母出自于担心,尽可能想保护孩子,「我都是为你好」。其实,理解了,沟通的桥梁就建造起来了,善意就流通了。

于是,我们如何好好「说话」变得好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想着要表达某一件事,却容易不小心用否定、反话来告诉对方,或是,想传达给对方自己的关心,但一不留意便带着命令、指使的语气,误解,就产生了。「我讯息」是亲子关系中很基础也受用的小撇步,包含了事实、感受和修正的邀请。当我们看见对方出现了一个自己很难以接受的行为,情绪激起的当下,很容易脱口而出,「你怎么又...」、「你继续这样我就...」,以「你」的句子开头,总是会让人感到被责备、被不信任,自然无法形成良性的沟通,也容易让「问题」和「人」紧紧黏在一起,很多外显和内隐的伤害,造成亲子隔阂循环。使用「我讯息」则是清楚的陈述:「我看见....(行为),让我感到/觉得....(情绪),请你/如果可以....(修正的行为)。」举例来说,当孩子随意地发脾气、乱丢东西时,可以说,「我看见你一生气大吼大叫、把东西乱丢,让我觉得很不好受,如果可以我想关心你发生什么事了,或我们一起想想看怎么让心情变好。」当面对父母亲拒绝或否认时,也可以这样说,「当我听见你否定我的想法时,我感到很挫折,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先听我把话说完,我们再继续讨论。」透过「我讯息」,不仅能清楚表达自己外,也能减少关系连结上因误会产生的疏离和对立,当一方开始试着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同时也在进行良好沟通的示范。此外,面对亲子关系议题,在内心可以试着告诉自己:道理,永远都在情绪接纳之后,问题行为,只是表象,背后总有着一个期待被理解的渴求。★ 胡绮祐,微煦心灵诊所特约心理师。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更多资讯请上「艺起玩耍吧 - 胡绮祐心理师」粉丝团

★图片为版权照片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

您有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吗?《ETtoday东森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