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一张餐巾纸 拯救了整个NBA的命运

美国NBA职篮,如今是风行全球的美国文化象征。不过,草创时期也曾经票房不佳比赛歉缺号召力,差点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

这一期美国《运动画刊》有篇有趣的报导,回顾了当初让这项职业运动起死回生的关键,原来是三个人凑在一起脑力激荡,在餐巾纸背面写下的一道公式

图文/镜周刊

1950年11月22日,刚合并成立不久的NBA,就面临了存亡绝续的关头。在明尼亚波里斯进行的一场球赛,主场的明尼亚波里斯人队客队韦恩堡活塞队赛况正陷入胶着。

不过,现场7021名观众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离席。留下来的人,则不断愤怒鼓噪。

活塞队的教练蒙登霍尔(Murray Mendenhall),面对由太古神兽级中锋乔治麦肯(George Mikan)领军,实力明显高过一级的湖人队,决定贯彻他整场比赛唯一的战术:拖。

全场48分钟比赛绝大部分的时间,活塞队的球员正眼不看篮框,只是不断在场上漫步传球。

球迷、湖人队的球员、甚至包括裁判,几乎都试着拜托他们赶快投篮。湖人队后来甚至不得不采取犯规战术,想办法把球权要回来。(照当时的篮球规则,非投篮的犯规动作只判罚一球。)

最后,这场比赛成了罚球比赛。活塞队的究极战术弥补了球员技术能力上的劣势,以19:18的比数打败当时的西霸天湖人队。这个比分,成了NBA史上至今最难打破的纪录之一。

对教练而言,这是崭新的战术革命。对NBA这个刚刚起步、当时仍被视为充满风险的商业投资而言,却是要命的威胁。

因为篮球是以时间来决定比赛长度的运动项目。它不像棒球赛,只要还没到第九局第三个出局数就还有希望。扼杀篮球可看性的因素,一是落后的一方逆转无望,另一个则是胜负已定的「垃圾时间」太早出现。过去篮球赛24秒出手规定还未出现前,垃圾时间往往特别漫长,拖延战术正是罪魁祸首。

到了1954年,草创的NBA危机四伏,充满内忧外患。观众人数持续探底,原本联盟的十八支球队已经瘦身成九队,球赛内容的缓慢节奏一如营销部门的死气沉沉。

在纽约雪城(Syracuse)一家有保龄球道和咖啡厅的「伊斯伍运动中心」里,三个人正共商如何挽救NBA。这三个人分别是雪城国民队(费城七六人队的前身)老板毕亚森(Danny Biasone)、国民队球主管巴尔波尼(Emil Barboni)、和国民队总经理费里斯(Leo Ferris)。这三人想找出解决办法,挽救自己的球队以及他们所心爱的运动。

于是,在餐巾纸的背面,NBA史上最重要的公式诞生了。

这套公式靠的不是统计学常用的回归分析,也不需复杂的演算过程,甚至可能用不上计算机。他们拿前一年球季赛事的得分分析,发现当中最具娱乐性的比赛差不多每场球每一队要出手60次。也就是两队合起来120次。这个数字用比赛时间48分钟来除(48分=2880秒, 2880÷120=24),答案就是:每24秒必须投篮一次。

几个月之后,NBA的球团老板和行政主管——其中多数如今都已高坐NBA名人堂如「红头」奥拜克(Red Auerbach)、克雷尔比(Clair Bee)、戈特利布(Eddie Gottlieb)——齐聚聚毕亚森的母校雪城布罗杰特职业高中,在铁皮搭盖的体育馆里,观看挽救联盟的可能解答。

球赛是由雪城几个当地大学篮球明星,和球季后仍待在雪城的几个雪城国民队球员如薛伊斯(Dolph Schayes)和比利盖伯(Billy Gabor)分队组成,裁判是国民队教练塞尔维(Al Cervi)。

比赛的一开始一团混乱。球员太过担心逾时出手,持球的一方往往才刚攻进前场就匆忙投篮。不过,随着比赛的进行,球员内在的生理时钟也开始自动调节,逐渐可以适应比赛的节奏。

在一次进攻过程中,薛伊斯眼看球在手中而24秒的时间将至,情急之下他把球砸向篮板,球又反弹回到队友盖伯手上。进攻的24秒重新计时,同时也马上引发现场NBA高层们的讨论:只打到篮板算不算投篮?

这些大老板们直觉判断:打板不算,球碰到篮框才算。已故名将薛伊斯的儿子丹尼说:「关于24秒出手时间的相关规定,基本上是他们当下反应做成的决定。他们想了一下,认为说如果规则准许只碰篮板,球员整场比赛就会一直砸篮板,把它变成一个战术。」

紧接着来临的球季,每个NBA比赛球馆都出现了24秒出手的倒数计时器

24秒钟计时器的引入,让球赛的节奏立刻明显加快,双方的得分也大幅增加。到了1958年,NBA每场比赛平均得分已提高到106分,更重要的是,观众总人数增加了40%,球团财务大有改善。在引进24秒计时器的第一年,巴尔的摩子弹队因财务问题被迫解散,这也是NBA球队数目迄今最后一次缩编。

这个限时24秒出手的规定,逐渐受到职业与业余篮坛接受。主管美国大学篮球的NCAA在坚持多年之后,终于也设定了45秒内出手的规定(1985年),随后又缩减为35秒、再减为30秒(1993年)。国际篮球总会FIBA也在2000年,把出手时间限制从30秒改为了24秒。

如今的NBA篮球队与规则的修改,仍持续有各种不同的讨论。例如是否该加大球场的宽度,对蓄意犯规的禁令,或者是对于出手时犯规的重新定义。不过,限时内投篮(不论是NBA的24秒,或是NCAA的30秒),似乎成了篮球场上的铁律。

特别的是,如今的篮球比赛越来约仰赖各种统计数据,演算法远比人脑更加受到信赖。但当初挽救这项运动的规则更动,凭靠的却是本能的直觉:从餐巾纸到铁皮屋体育馆到几个球团大老的口头讨论。如今这套24秒出手规定,主宰着篮球员的生活,和一个动辄以亿万美元计的运动产业。

当初设计出这套规则的荣耀,如今多半都归给了雪城队的老板毕亚森,另外两个人巴尔波尼和费里斯则被多数人所遗忘,包括NBA的历史年鉴或是维基百科都绝少提到这两人的贡献。这也让费里斯的后代感到些许的遗憾。费里斯姪孙辈的亲人菲格罗亚(Christian Figueroa),近年来努力翻寻当年报纸,寻访当年的记者和球团公关,并自己编写费里斯的维基百科内容,希望让球迷们了解费里斯队球队与联盟所做的贡献。

事实上,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费里斯满脑生意经而且创意无穷。1946年,他在NBA前身的国家篮球联盟NBL担任水牛城野牛队(如今亚特兰大老鹰队的前身)的总经理时,开风气之先签下了两名黑人球员。过去球赛中场休息时间,球团习惯安排宠物秀或是动物特技表演,而费里斯则是率先决定邀请如鲍勃霍伯、艾灵顿公爵等明星在中场休息时间表演演唱,这也成了看NBA球赛的另一个历久不衰的卖点。

如今,菲格罗亚多年来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得到认可,已于1993年过世的费里斯,将在今年10月16日,正式成为雪城运动名人堂的成员。

2004年的凤凰城太阳队,对NBA带来不小的改变。教头丹东尼(Mike D'Antoni)和日后两度获选年度MVP的控卫纳许(Steve Nash)两人所主导的「跑轰战术」,成了NBA叫好叫座的戏码

他们的策略,是在持球进攻七秒之内,尽快找出适当出手的机会。它的战术名称也就叫做「七秒钟之内」。太阳队快速挡切的闪电攻势让对手防不胜防,在NBA掀起了旋风,也写下了单季62胜20败的纪录。

如今挡切战术、跑轰战术对年轻篮球迷已是耳熟能详。丹东尼教头的名声也随着2012年初的「林来疯」而让更多台湾球迷熟悉。「惟快不破」仿佛是NBA场上的新律则。在上个2016-17年球季,NBA全联盟的比赛节奏,平均每场比赛进攻次数是96.4次,这数字甚至超越了当年太阳队的每场进攻次数。而总冠军金州勇士队,他们的每场球平均进攻次数更达到99.8次。在其他球队竞相效尤的情况下,这个纪录未来可能也只是个历史的注脚。

运动画刊的作家Seerat Sohi评论认为,当年韦恩堡活塞队的蒙登霍尔的拖字诀,和如今当道的跑轰战术,其实都是为了拿下场上的胜利。拖延战术是为了弥补球员天份上的差距,而跑轰战术则改变了人们评价球员天份的方式,也就此改变了球赛的进程。但前者几乎毁了比赛,而后者则让比赛更加刺激有趣、电光四射、充满娱乐效果。

而这一切,也许也要感谢当年的24秒出手规则。

参考资料

How the NBA was saved on the back of a napkin(Sports Illustrated)

Bob McKenney, Leo Ferris among 8 new inductees to Greater Syracuse Hall of Fame(syracuse.com)

Don’t forget how Steve Nash changed the NBA(SBNation)

更多镜周刊报导告别了!百年鲁蛇:小熊夺冠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