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竹茨过溪避难 重现先民智慧

别开生面的「放伴扛竹茨‧走过盐水溪」,模拟先人逐河而居、洪患避难历史场景。(曹婷婷摄)

极端气候下,台湾面临豪雨带来洪患考验成为常态世界环境日前夕,台南市关庙新光社区发展协会市府环保局30日在盐水溪畔举办「放伴扛竹茨‧走过盐水溪」,百余人分批扛2栋竹茨过溪,模拟先民逐河而居、洪患避难场景,借此宣导净溪、守护生态的重要。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主题生物多样性,新光社区长期关注盐水溪生态,致力推动河川保育及环境教育,台南市环保局今年与关庙区新光社区携手在盐水溪畔,特别举行一场别开生面「扛竹茨潦过溪」活动重温相放伴人情味,也盼唤起更多人珍视这块土地

环保局长谢世杰说,新光社区重现当年先人就地取材,以竹子建置简易竹屋、逐河水而居的情景,逢汛期来临,则可将竹屋拆解搬迁至高地避灾,不仅将传统工艺保存下来,并教导民众环境变迁议题,重视环境保育的重要。

新光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吴宗宝表示,这个计划透过打工换宿,号召全台28位年轻学子社会人士花9天打造2栋竹茨,大小仅为古早厝3分之1,可现场组装、拆解,重现先民生活智慧,「若遇上水灾房子扛了就走,家犹原在。」

昨天活动包括环保局、新光社区、关庙区公所中华医事科大、嘉南药理大学等150多人参与,不乏亲子档一起体验过程中协助净溪、认识盐水溪生态等,从中认识前人如何与自然及洪患和平共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