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5个MIT口罩撑过爆发期!瑞典重灾区过来人肯定台湾:1年不会浪费

新冠肺炎三级警戒,明明是上班日,捷运站内人潮明显减少。(图/记者屠惠刚摄)

文/凯森/外配与台劳。Kas & Caz 的。北欧人参/流浪到瑞典纽西兰律师

「写给初次近距离与疫情面对面的每一个你」

我知道,在这个时间,大家都很害怕、不安,感到很焦虑,但我想让你知道,你并不孤单。

虽然台湾撑了那么久,大家那么努力防疫,在炎热的天气里,大人小孩天天口罩不离脸,戴到皮肤烂掉了,还是没能幸免,彻底躲过本土疫情的来袭。这个发展是谁都不想见到的,难免也让人感到十分挫败与忧心。

但,我想用力地对大家说:「台湾争取到的这一年半绝对不会是没有意义的!」

跟我们这些在去年初就爆发疫情、迅速延烧、焦头烂额的世界各国比起来,现在的台湾,真的好多了。除了已经有好几支国际大厂疫苗可以寄望、国内防疫物质的充沛、民众对于这个病毒的认识、与相关卫教资讯的普及,都与去年的我们不可同日而言。

某种程度来说,现在的台湾,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了。过去这一年多来,每一个国家经历过的trial and error,也都会是台湾应战的宝贵经验。

虽然说,每个国家都一定还是会面临属于自己的挑战,不管是人口密度、公卫环境、城乡差距、医疗资源的限制、产业型态、人民的生活模式与社会价值观,甚至是不同的气候条件,都可能造成各国在防疫上的变数与需求差异,每个国家都需要针对其不同时期面临的情势,及时应变与调整,才能找到最好的应对方式

但,各位想想,在瑞典的我们,都能在去年一夕间风云变色、疫情瞬间爆发、侵袭全欧、所有人手足无措的那段时期,靠着朋友分享的五个台湾制口罩、跟家里仅存的一两瓶75%酒精,撑过最初最艰难的几个月,我深深相信,防疫模范生的台湾一定能度过眼前的危机的。

▲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救护车将确诊病患载往忠孝院区治疗。(图/记者林敬旻摄)

不过,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眼前这一刻,我们能做的实在也不多。就像我一直在强调的,大家就只能尽量保持心灵平静,尽力保护自己与身边的家人。如果过多的爆炸资讯,让你感到无所适从,或是满载的负面情绪,让你身心交瘁。相信我,先关机,远离这些杂音吧。盖牌一阵子也没关系,先找回自己的生活步调,稳定自己的情绪,寻回心灵的平和清静。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身心健康更重要的了。

说句实在的,疫情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卫教资讯是太有意义的了。没有什么是「非要在现在知道不可」的事了。

这些过载的疫情资讯、分裂对立的声音所造成的焦虑,连远在天边的我们都觉得十分烦躁、相当不适了,可见对身处台风中心、水深火热中的你们影响会有多大。

说真的,关掉电视,也不要像强迫症一样不断刷新疫情更新。几天不知道现在每日确诊数字是多少、确诊者路线有没有在你家附近、下一批疫苗何时到货,对你个人的生活与现阶段有效防疫来说,可以说是一点影响都没有。不管现在你家附近的确诊数字是10,是100,你的防疫强度及方式应该都是一样的。

现阶段来说,能够暂时在家防疫的朋友,就是尽量安心好好在家待着。如果必须出门,或是让东西进家门时,就假设所有进门的东西都可能接触过病毒污染,彻底作消毒处理。暂时减少或杜绝社交,一旦接触到外界每一个人,就假设是有风险的,自己衡量接触的情境跟必要性,做好保护措施与事后消毒。但,同样也很重要的是,每个人管好自己与同住者就好,别人家的防疫需求与作法,就留给别人烦恼。

不要因为害怕,而去猜忌、排挤、攻击或歧视任何一个人,那一点都不健康,也对我们一点帮助都没有。那只会让我们觉得自己面目可憎,随时都感到不安与害怕,没有办法再去信任或拥抱同在一条船上的人。

大家还记得疫情初爆发前半年,海外不断传出歧视或攻击亚洲人,甚至是任何戴口罩的人的新闻吗?台湾现在如果因为恐惧,而开始猎巫所有在防疫上与我们态度或想法不同的人,那,我们又和那些人有什么不同呢?

因应疫情严峻,警方一早就到果菜市场管制采买人潮并进行劝导。(图/记者张君豪翻摄)

过去一年多来,身在一个政府从「不建议民众戴口罩」,转弯到「极力呼吁室内一概戴口罩」、但全国上下还是几乎没人在戴口罩的国家。我总是一直提醒自己,我能做好的就是我自己。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所有「我认为最能保护我自己跟家人」的防疫措施,但,那并不代表这些措施也是他人必须或应该采取的行为。

我们的防范对象与假想敌是无孔不入的病毒,需要消毒与隔离、尽量不要接触的也是病毒,不是人。这是一个很容易就会模糊的概念。一旦失去那条界线,那你真的会觉得自己被困在一个腹背受敌的荒岛,没有了信任、感觉不到温暖、更不会有爱。

总之,说到底,现在,最好最有效的防疫方法,还是大家都熟知的:

#口罩戴好戴满不重复使用不摸手脸#暂停非必要外出及社交与任何室内场所活动#勤洗手常消毒养好良好防疫卫生习惯#尽快建立自己的居家日常SOP

家里有小动物的人,就把握机会用力吸猫揉狗,提高幸福指数。跟另一半好好相处、学习互相包容体谅、努力不要互相伤害。两个人关在家里 24/7 大眼瞪小眼、还哪都不能去,时间一久,要维持关系平衡美满不失调,真的超难的啊!(过来人~过来人)

适时关心自己的家人,帮助他们远离网路谣言,尽快找到防疫与生活的平衡,这些,比起拼命吸取即时资讯、刷新疫情数字、参与口水大战,都会更有帮助。

还是那么一句,虽然不乐见,但很有可能,这会是一场长期抗战。台湾至少入场得晚,占了一些小小优势,这已足够让我们感到相当庆幸了。

我深爱的家人朋友都在台湾,我也很希望看到台湾能尽快将疫情控制住,在最短时间内,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新冠肺炎疫情升温,确诊病患安置忠孝院区户外,等待后送。(图/记者林敬旻摄)

但,为了保险起见,每一个人还是要尽早做好与病毒共存的身心理准备,在现实与财务方面也要提早规划,包括万一发生最坏状况的沙盘推演与相关应变,这样就算战线拉长,也不至于太过乱了脚步

至于疫苗,对年轻人青壮年族群来说,目前只要关注如何能够尽快帮父母亲取得预约就好。要轮到我们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大家就耐心等待吧。能够安心施打的就是那几支大厂疫苗,我想短期内也不会再有新的疫苗上市。等到台湾国产疫苗真的通过时,再来关注相关的安全性跟副作用也还不迟啰。

最后,我们都知道,这个病毒对年长者的影响还是最大。长辈们不但是 Covid 重症的高风险族群,在面临防疫新生活 2.0 的巨大转变下,他们也比年轻人更加难适应一切网路化的趋势。我们必须承认,要让长辈们习惯网路购物或社交的难度很高,需要耐心陪伴跟引导,也得学着理解为什么他们一天不去市场或是公园打屁就全身不舒服,并且想办法找到些柔性的方式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另外,许多长辈们常接触的资讯范围也与我们的同温层大大不同。没注意的话,很容易会因为流窜在各个长辈群组的资讯、似是而非的谣言,让他们感到身心焦虑、坐立难安。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就多关心关心家里的长辈,也试着帮助他们过滤不必要的爆炸资讯。这对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莫大的帮助啊(笑~)

还有,我上次说到可以考虑帮家里长辈安装「神来也麻将啊、明星三缺一」都不是随便说说的啊。这些在国外都已经有超过一年的实证疗效啰!

至于有人问我说「你是怎么撑过最初的那段时期」的啊?

就,在去年欧洲疫情大爆发之际,在家关着、心里发慌就埋首在「人中之龙」的新宿街头,没事就吃吃拉面寿司烧肉,想像自己在最爱的日本跑来跑去,再不就跑去纽约中央公园蜘蛛人荡来荡去,晚上再躲到动物之森里当廉价劳工,搞得自己一整天从早到晚都很忙,这样的虚拟人生倒是帮我带走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少焦虑感。

台湾的生活节奏向来飞快,或许大家也能借着这个机会慢下脚步,让自己身心好好休息一下啰,就当是放了个为时较长的台风假啰!

*全文已获「外配与台劳。Kas & Caz 的。北欧人参」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