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纲16项争议谈共识还太早? 教育部:共识不是定案

▲反课纲占领教育部最后一天,群众林冠华举行追悼会。(图/记者赖映秀摄)

记者萧玗欣/台北报导

高中历史课纲争议多,历史课纲专家咨询小组上星期六(19日)召开会议,专家表示在第一轮口头讨论中已有16项争议点达共识,且多采101课纲版本为主;教育部则回应,「现在的共识不能代表定案」,还要让各委员确认完整会议记录和调查结果,开启下一轮讨论,预估还需要开7、8次会议课纲争议才有结果。

咨询小组成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林满红21日出席第59届学术颁奖典礼表示,咨询小组在上周六会议中已达16项共识,仅有「日治」、「日据」还没解决,目前专家们倾向从「日本统治时期」、「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时期」中三选一。

教育部国教署署长黄子腾强调,「共识是会上发言比较多、比较强势的人讨论出来的东西」,所以会前会有问卷调查整合意见,「而且小组的任务厘清争议点不是做选择题」,现在的共识只是暂时的结果,要等会议记录和问卷调查汇整结果出来,才能看出大家的共同意见,然后再开启第二轮的讨论。

▲教育部国教署署长黄子腾认为,咨询小组任务是厘清争议点,不是在101和103课纲之间做选择题。(图/翻摄自东森新闻

林满红21日下午受访时一一针对17项争议说明,其中「原住民」、「国际竞逐时期」、「大航海时代」、「多元文化发展」、「慰安妇」、「接收台湾」等争议用词目前都以微调前课纲(101课纲)为主,没有更动。

微调前课纲的慰安妇,微调后的版本为「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历史学科中心代表、中山女高教师李彦龙认为,二战期间有更多事情角度可以去讨论慰安妇,「重点不是被强迫,谁会是自愿的?」,以国片军中乐园」为例,如果要讨论,那么中华民国的慰安妇情形也要讨论,「如果有,为何不谈?」。

林满红也说,慰安妇绝对不是只有「被迫」、「不被迫」的问题,「是切入角度的问题」,比方说可以列出国际性慰安妇问题,或谈论慰安妇背后的经济家庭因素,维持「慰安妇」能让第一线的教师带领学生从多元观点去看。

林满红也表示,最近一次会议专家们达成共识相当高;但教育部立场认为这些都仅是暂时的结果,所谓的「共识」还不是定案,要待问卷调查结果及会议纪录的呈现,才能清楚表达共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