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新视野-消费者懂选择 才能推动蛋鸡产业升级

目前国内的蛋鸡场有八成以上仍采用传统开放式鸡舍。此种饲养方式多为一层楼的开放式建筑,内部设有一排排三层式鸡笼,也是目前大家熟知的格子笼。在格子笼尚未出现前,蛋鸡大多被饲养在自家后院,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育种技术改良、工业革命影响,以及大众鸡蛋需求量提升,密集性饲养取代了原先家庭式饲养方式。然当蛋鸡饲养密度提高,卫生条件以及鸡只体内外寄生虫、细菌性传染疾病等问题,成为饲养蛋鸡的巨大挑战。为降低鸡只损失与饲养成本,蛋鸡业者自194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格子笼来饲养鸡只。

随着近年友善饲养概念兴起,格子笼因无足够空间展现鸡只正常行为,不再能满足现代动物福祉的趋势。农委会于2015年公告《鸡蛋友善生产系统定义及指南》,分别针对丰富化笼饲、平饲及放牧提出相应的饲养条件。丰富化笼饲为改良过去格子笼的问题,增加了笼子的大小,让鸡只有足够空间活动;提供具遮蔽功能的巢箱,让鸡只有适当的环境产蛋;同时具备栖架,以满足蛋鸡使用、休息的需求。而平饲系统则为不关笼的室内平面饲养方式,除了饲养密度较低外,规定需提供栖架及巢箱以满足蛋鸡行为上之需求。放牧系统的畜舍配置则与平饲系统相似,不同的是,蛋鸡可自行至户外放牧区,自由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丰富化笼饲系统目前尚未有国内厂商投入大规模生产,因此丰富化笼初期需投入较多成本;再者,碍于丰富化笼高度限制了内部栖架高度的设置,不如平饲或放牧可让蛋鸡自由选择栖架高度。而放牧系统与平饲系统除单位面积产量不如丰富化笼外,且放牧与平饲的管理与传统笼饲差异较大,故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相当重要。举例来说,室内畜舍平面铺设的垫料若湿度太高,可能会增加微生物数量,造成疾病感染;若湿度太低,粉尘也可能影响蛋鸡呼吸道。此外,生物安全防治尤为重要,特别是放牧系统,户外放牧区增加了与野外禽鸟接触之可能性,亦会增加疾病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原则上改良饲养系统虽可改善传统笼饲蛋鸡的动物福祉,然而若未能一并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观念及专业知识技能,动物福祉及食品安全仍旧发展有限。台湾地狭人稠,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势必要在空间与福祉间取得平衡,目前台湾估计约有一成鸡蛋是来自于「鸡蛋友善生产系统」,市售价格也较传统饲养法的产品略高,但是合理的产品价格与动物的生活福祉都是畜牧产业努力的目标。多元的消费市场将刺激生产者选择不同的饲养方式,唯有消费者在蛋鸡的「动物福祉」议题上,对产品「特性」及其「售价」有正确认知、对自己真正需要的产品付出不同但是合理的价格,才能引领生产者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