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偏心!后母饮料投毒害继子 送急诊竟又「掉包检体」
一名6岁男童因昏迷不醒、呼吸困难送医,确诊为农药中毒,医事人员请家长将采集的检体送验,结果一切正常,男童也在苏醒后出院,但几小时后,他又因相同症状送医,医师怀疑可能遭虐,留下一份检体自行送验,果然在尿液中验出毒物反应,赶紧通报儿少保护小组,并将男童收治于加护病房,阻止悲剧发生。
台湾儿科医学会理事长、林口长庚医院副教授黄璟隆表示,收治儿少虐待病例就像「侦探办案」,需从蛛丝马迹查出真正原因。这名男童的继母因不满家人偏爱前妻之子,在饮料中偷下毒,并在送验中将检体调包。后来男童被送进加护病房时,其父还一度对医事人员咆哮、砸电脑,直到警卫解释,才平息怒气。
黄璟隆说,儿少虐待的形式包括疏忽、身体虐待、性虐待以及精神虐待等,受虐儿可归纳出某些共同的危险因子,包括长期亲子关系不佳、婚姻关系混乱、失业、酒瘾、药瘾或者拥有「不打不成器」的想法,造成长期施虐、甚至弃养。
▲台湾儿科医学会理事长黄璟隆。(图/记者严云岑摄)
林口长庚一年约接获500名儿虐通报案例,其中只有20%成立,慢性与急性占比分别为9比1。黄璟隆说,临床观察发现,许多孩子到医院虽然说不出话,但眼神会传达害怕、恐惧的感受。加上绝大多数送受虐儿到医院的人,往往就是加害者与目击者,因此,第一线接触受虐儿的医事人员,只能从伤口与症状找出施虐原因,帮助他们脱离险境。
儿少保护小组是由各科医师、护理师、个管师、社工人员、营养师共同组成,为了提升医事人员专业知识,卫福部与儿童医学会共同编制工作手册、建置儿少医疗保护网,让从业人员有所依循。台湾儿科医学会也举办全国巡回专业人员教育训练,至今已受训上万名医事人员,共同许诺孩童健康成长。
卫福部心口司司长谌立中也表示,2015年共接获5万3860件儿虐通报案。通报案件的增加,除了受虐儿增加外,与全民通报意识提高也有关系。卫福部自2014年成立儿少保护组以来,已从原本试办的6家医院,扩展到一县市一家儿保小组的的目标,希望藉有医院、警政、社政的结合,帮助受虐儿尽早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