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度/别急着复制上一代的经验 这样走跳小心被淘汰! 

职场新鲜人,直接进入「新创公司」,真的会「太早」吗?真的必要进入传统大公司,累积一些工作经验,再出来闯荡吗?(图/达志示意图

立马度,MP/《经理月刊百大经理人获奖者台湾十大国际品牌物联网公司协理。Kathy Chang/《Girls in Tech Taiwan》「40 Under 40 Women in Tech」获奖者,曾任职于东南亚电商的新加坡总部,目前在欧洲做数位金融。

晋升人生胜利组只能 从好学校到大公司?

最近跟一个今年从知名大学毕业、正要进入职场的女孩儿推荐一家网路新创公司很不错的职缺。这家网路公司在台湾发迹,整体想法很好,在海内外累积了不容小觑的用户数,待遇也相当不错。

她看了一看工作内容,跟我说:「不错啊,但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有点『太早』了。」

「太早了?什么意思?」我不解问道。

「就是这个新创公司的工作机会很不错,是『Cool Stuff』,但我觉得,我应该在其他大公司累积一点实力和经验再进去。」

我听完,还来不及发表评论,她连忙补充道:「而且我现在找工作,也要考虑哪份工作对申请硕士最有帮助,这个新创公司的工作,不会比我进大公司有帮助啦。」

她说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大公司的名字,就是过年长辈问你在哪里工作,你唇形微露他们就立即领悟,接着就会竖起大拇指、给你红包,那种三姑六婆街坊邻居都认可的大公司。

但,职场新鲜人,直接进入「新创公司」,真的会「太早」吗?真的必要进入传统大公司,累积一些工作经验,再出来闯荡吗?

你还期待用上一代教我们的技能 在下个世代安身立命?

最近Uber与Airbnb在台湾时常上新闻,让男女老少都不得不认识了他们。乘车、住旅馆,两者都是从古代龙门客栈时期就有的行业。但是当旧的产业,碰上了新的「Tool」与科技,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崭新的「business model」,红遍天下。

从传统上一代的思维来看:

要是你想要把一间旅馆经营得有声有色,你应该进入一家连锁大饭店,开始从旅馆处处小细节看起,慢慢掌握全局,晋升饭店经理职。那时你才有资格出来独当一面,开自己的旅馆。

而要是你想要经营车队,首先你要有车、有司机,你要有客服订车系统,你最好先进台湾大车队学个几年,看看人家是如何成功的。

问题来了:

Uber与Airbnb的经营团队,有哪一位是在车队和旅馆苦干实蹲好几年,才终于领悟了新时代的契机,打造出现在的跨国事业版图?

以前你想要开书店,最好要懂图书管理、店铺管理等,最好进诚品几年好好学习。后来你发现,电子商务平台卖书更是潮流,所以你想进入亚马逊、博客来,没想到一转眼,亚马逊又回头开了实体书店,把网路书店里的资讯,价格、书评、库存,由虚转实,及时反映在实体店面,一时之间Online与Offline同室,「卖书」这件事情又被带到一个崭新境界。

一句「One For One」的口号,承诺「只要你买我一双鞋,我就会捐一双鞋给贫困没钱买鞋穿的孩子」,让阿根廷的国民鞋借由「TOMS」这品牌行销到全世界。TOMS这个「你买一,我捐一」,具有慈善成分的商业模式与承诺,创造了十足的话题,带来长红的销售量

但你可知道,TOMS的创办人Blake Mycoskie在创立这个鞋子品牌之前,他从未做过鞋子的开发与制作、也从未做过鞋子或时尚产品的行销,甚至连鞋子的原型都并非他自行创造的。但就凭借一个横空出世的想法,让TOMS鞋的销售打败每天在那些鞋子大厂里的PM(产品经理)想破头脑都做不出来的梦幻鞋款

不勇敢跳进海里,怎么找到新大陆?

世界变化得太快,新创创新无所不在。从前「想要进什么产业,就要先进那个产业的龙头,从练基本扎实功做起」,或是「不论想做什么,先进大公司接受扎实训练,看人家是如何运作的」的这种累积能力经验的方式,在现代职场中似乎不一定是最理想的。

这样的现象并非现在才出现。其实以台湾最主要的电子产业为例,现在4、5年级成功的CEO们,他们2、30年前白手起家创立的公司,在当时也是「新创公司」。因为他们「勇敢」地踏进去了,所以就成为了市场规则制定者

「高年级实习生」这部电影开出红盘,电影中巧妙地让安海瑟威经营的新创电商公司,正巧就坐落在这位「高年级实习生」劳勃狄尼诺工作50年退休的电话簿工厂旧址,让这位3年级的男主角见证到物换星移之后,现在的新创公司长什么模样。像电影中这样的新创公司、这样的工作型态、这样的商业模式,都已经跟「曾经」办公室的样子差好多了。回想很久很久以前,坐在竹林里清谈就能拥有成功的社会地位;也曾经有一段时间,积极培养撰写八股文的能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门。现在呢?

「我知道新创网路产业是趋势,但我觉得还是先进现在的大公司,累积一些经验再进新创公司,这样比较理想。」进入大公司,经验与能力是一定会累积,但究竟与趋势有没有关联,就很难说了。

我们这一代需要的能力,不用觉得一定非得进上一代认可的企业才能累积。大企业强调流程的建立,其目的是让进入公司的年轻人的工作产出有一致性,相较于新创公司的环境,就在于如何让每个加入者释放出自己120%的能力,来帮助公司创造新的可能性。

为什么时常看到新创公司的征才条件是「科系不限,之前经历不拘」?因为这个产业太新,开出来的职缺,不像是传统财会、行销等业务,能找到具有完全相关经验的人的机会微乎其微。因此「求知若渴的态度与学习力」、「优质的适应力」与「坚持和能够Make Things Happen的精神」才是关键。若你自觉有这三项特质,为何不卷起袖子起来试一下,给自己一个机会成为下一个市场规则的制定者?

热门点阅》►1+1大于2 情侣在一起省的不只是钱,还能互相支持让梦想实现►没耐心的「焦虑世代」 看别人快速成功「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看更多【立马度】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立马度》网站。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