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在教室内做爱的高职情侣II
翁立扬本文包含:
【第一部分】该如何脱离「忌妒他人」的泥沼?【第二部分】传统文化对于年轻女性的「病态美」期待【第三部分】「追寻自我」与「病态美教条」长达百年的壕沟战【第四部分】不同成长背景下的新生代【第五部分】结语
【第一部分】该如何脱离「忌妒他人」的泥沼?
即将步入2013年的今日,华人社会已经很少「反对」女性「成为」当红的电影明星、歌手、节目主持人、运动选手;也不太会「反对」女性「进入」任何一项以男性为主体的产业;更不会「反对」女性进入政治权力的核心,成为众多男性的领导者。
然而,在启蒙思想传入中国以前,华人社会鲜少允许女性「在家门以外展现才华」;笔者在本文当中,只想将重点摆在两个字上:忌妒。
蔡英文成为民进党当中最有声势的政治人物,许淑静於伦敦奥运举重项目获得银牌,出道29年的刘青云以以电影《夺命金》拿下金马影帝宝座,吴宝春在世界级面包大赛获得冠军;每当以上4位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的女性、男性登上媒体版面,作为阅听人的我们,并不会对他们感到忌妒;那是因为,他们﹝她们﹞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
假如今日获得奥运奖牌、金马影帝﹝影后﹞的对象,是每天都会与我们见面的同学、同事;忌妒的火焰,有可能很快就会在我们的心灵当中燃烧起来。
笔者必须强调,必非每当「我身边有人拥有成就,而我无法拥有相同的成就」的时候,我就会忌妒那位拥有成就的人;倘若我对那个人,拥有真挚、强烈、持久的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或是爱情﹞,我不但不会忌妒他﹝她﹞,还会因为他﹝她﹞拥有了成就,而发自内心、不由自主得替他﹝她﹞感到喜悦;倘若我和那个人,除了同学、同事等公领域上的关系之外,没有一丝丝得亲情、友情、爱情,那个人就容易成为我所忌妒的对象。
只要是「在你我身边的人」,又是「你我所不爱的人」,就容易成为「你我所忌妒的对象」;同时符合这两项条件的人实在太多了。
「忌妒他人」是很累的,可怕的是,这种负面情感,却又是发自内心且不由自主的。
毫无疑问的,任何人都必须设法由「忌妒他人」的泥沼当中抽身而出,才能够摆脱人生在世大部分的烦恼;可是,该如何做呢?我相信宗教的神秘力量,有机会帮助修行的教徒脱离这项泥沼。但这并非笔者于本文所要陈述的重点。
【第二部分】传统文化对于年轻女性的「病态美」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年轻女性」,一直赋予着一种「病态美」的期待,巴不得每一位年轻女性,都是弱者、被保护者,在人格特质上,都能够维持「端庄婉约、纯洁,而且不渴望爱情,也不希望男生爱上自己」,在生理需求上,除了渴望吃饭、睡觉之外,最好一点性欲也没有。
幼年就开始缠足、婚前守贞、丈夫死后安分守寡,以及「面临歹徒强暴时,为了捍卫贞洁而自杀」,皆属于这种「病态美」期待的范畴之中;这种「病态美」期待发展成熟之后,就被「具体化」成为「三从四德」这种易于年轻女性所理解的教条。「年轻女性」所展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与生理特质,愈符合这种「病态美」期待、「病态美」教条,就愈能受到周遭人认同;反之,愈不符合这种「病态美」期待、「病态美」教条,就愈容易遭受周遭人忌妒。
只要男性、女性对于「每日与自己朝夕共处的妻妾、女儿、姊妹、婢女」除了名分上的夫妻关系、血缘上的亲子关系、血缘上的兄弟姐妹关系、伦理上的主仆关系之外,并不具有任何真挚、强烈、持久的亲情、友情、爱情;男性、女性们巴不得自己的妻妾、女儿、姊妹、婢女们各个弱不禁风、思想空洞:跑步才跑30公尺就跑不动了;完全不敢跟家人以外的年龄相仿的男生讲话,完全不敢用眼睛直视着外面的男生;只要见到家人以外的年龄相仿的男生,就害羞到躲在父母亲身后,并且背对着那位男生;看到蟑螂、老鼠马上吓到晕倒;将家中长辈所开示的道德伦理当作圣经,只懂得遵守规定,而不去思考规定是否合理;只要稍微遇到了点文诌诌的句子,就看不懂;要跟她们谈论点国际局势,她们连日本、美国、英国在哪里?都搞不清楚。
在宋代以降的历史当中,年轻女性们为了争取周遭人的认同,便开始争相竞逐着「谁比较符合这种病态美期待」;就以「三从四德」当中的「妇容」来说,年轻女性们争相竞逐着:谁的衣服穿得比较多、谁的肉体「暴露在衣服所遮盖不到的地方」的比例比较少。
经过了长达数百年的「争相竞逐」之后:原本「在公开场合露出肚脐」才会被认为是「穿着暴露、不守妇道」;到了后来,「在公开场合露出手背、脸孔」就会被认为是「穿着暴露、不守妇道」。
在「所有的年轻女性,都不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的伊斯兰社会当中,假如有一位年轻女性的面纱稍微没有戴好,露出了一点点脸孔;那位年轻女性,历时便会遭受周遭人忌妒;然后,产生了忌妒心理的周遭人,就会高举着「道德」的旗帜开始整肃她、排挤她;事实上,发动整肃与排挤的最大目的,并非为了贯彻「道德」,而是为了发泄众人的忌妒心理。
在这种----对年轻女性充满「病态美」期待的社会当中,假如有位「年轻女性」短跑的速度比男性快、长跑的体力比男性持久,而且「很不避讳得」让社会知道了「自己拥有这项才华」;这位「年轻女性」马上就会成为一个「被忌妒者」;真正极端强烈忌妒她的,并非那些相当于公众舆论的「天下悠悠之口」,因为发表公众舆论的人们,距离这位「年轻女性」都太过遥远,他们比较没有必要极端强烈得忌妒一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陌生女性」﹝当然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忌妒﹞;真正极端强烈忌妒她的,是与这位「年轻女性」朝夕相处,却对她缺乏真挚、强烈、持久感情的丈夫、父母、兄弟姊妹。
倘若这位「年轻女性」的丈夫、父母、兄弟姊妹,对这位「年轻女性」拥有真挚、强烈、持久的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或是爱情﹞,这位「年轻女性」的丈夫、父母、兄弟姊妹不但不会忌妒她,还会因为她拥有高于男性的成就,而发自内心、不由自主得替她感到喜悦。
【第三部分】「追寻自我」与「病态美教条」长达百年的壕沟战
启蒙思潮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年轻女性的「病态美」期待并未消失,但是展开了两万五千里的大撤退。
这两万五千里的大撤退,导致今日的女性,在公领域当中展现才华时,比较不会遭受「身边」「对自己缺乏感情」的家人、同学、同事们极端强烈得忌妒了。
换句话说,今日的男性,在公领域当中展现才华时,所承受的「对自己缺乏感情的周遭人」的忌妒;相较于,今日的女性,在公领域当中展现才华时,所承受的「对自己缺乏感情的周遭人」的忌妒;在程度上是差不多的。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年轻女性的「病态美」期待,究竟撤退到了哪里呢?
清末到1930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年轻女性的「病态美」期待,随着「年轻女性开始接受以保家卫国为出发点的新式教育」→「年轻女性吸收到了保家卫国思想」→「年轻女性参与反帝国主义运动」→「年轻女性呐喊:开放女性进入产业界,国家才会更强大」→「年轻女性进入产业界」→「年轻女性电影明星与年轻女子运动员的出现」,由教育→政治运动→职场→大众文化等「公领域」,一路撤退到了爱情→性爱等「私领域」当中。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优势军力的威胁下,历经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与逃窜,终于盼到了「第二次中日战争」这个使其得以好好修补元气的避风港与温床;而国民党「拥儒派」掌权后,于南昌起始的「新生活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年轻女性的「病态美」期待,也在重新提振四维八德的声浪当中,获得了可以修补元气、持续传承的温床。
国民党「拥儒派」所起始的「新生活运动」,阻止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当中的个人主义,在教育→政治运动→职场→大众文化等「公领域」当中解放了女性之后,继续针对中国女性的爱情→性爱等「私领域」进行解放;也使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年轻女性的「病态美」期待,得以继续压抑着中国年轻女性的情感自主权、性爱自主权。
现在,出现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当中的个人主义,首先在「学校教育」这项公领域当中解放了女性;接下来,又相继在政治运动→职场→大众文化等「公领域」当中解放了女性;接下来,又开始尝试著于爱情→性爱等「私领域」当中解放女性。
为何个人主义使女性获得解放的先后顺序是:教育→政治运动→职场→大众文化→爱情→性爱?【由公领域而至私领域】
为何不是:爱情→性爱→教育→职场→大众文化→政治运动?【由私领域而至公领域】
最初,中国学术界是为了达成「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使命,才开始自「西方文化」当中探寻、搜集可取之处。
最初,中国学术界是为了「救亡」才选择「启蒙」。
然后,当整个中国学术界「启蒙」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才开始分裂出少部分的知识份子,是为了「继续启蒙」而选择「继续启蒙」;在此同时,中国学术界在整体上,依然是为了「继续救亡」而选择「继续启蒙」。换句话说,无助于「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西方文化,是较难引起中国学术界认同的。
而「自由恋爱、小家庭制度、启发式教育」便是西方文化当中,无助于华人社会推动「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元素。﹝在战后婴儿潮世代来临以前,西方世界在「性爱」这项私领域当中,对于「年轻女性」亦充满「病态美期待」,认为少女不应当拥有性欲﹞
因此,即便蒋介石没有发起新生活运动,个人主义针对「年轻女性的爱情、性爱等私领域」进行解放的路途,依旧是遥不可及的。
一直到21世纪的华人社会,在笔者所就读的高中当中,班对之间的恋情必须地下化,在校园当中公开恋爱依旧是不被允许的「女学生因为谈恋爱而没有专心念书」相较于「男学生因为谈恋爱而没有专心念书」;前者遭受父母、师长反对、整肃的程度,通常远高于后者「女学生将初夜献给男学生」相较于「男学生将初夜献给女学生」;前者遭受父母、师长反对、整肃的程度,绝对远高于后者「女学生为吸引异性而裸露胸膛」相较于「男学生为吸引异性而裸露胸膛」;前者遭受父母、师长反对、整肃的程度,绝对远高于后者「女学生为吸引异性而裸奔」相较于「男学生为吸引异性而裸奔」;前者遭受父母、师长反对、整肃的程度,绝对远高于后者「一位女学生同时与多位男性谈恋爱」相较于「一位男学生同时与多位女性谈恋爱」,前者当中的女学生所遭受到的压力及指责,绝对远远大过于后者当中的男学生,而「一位女学生同时与多位男性做爱」相较于「一位男学生同时与多位女性做爱」,前者当中的女学生所遭受到的压力及指责,绝对远远大过于后者当中的男学生,在笔者这个世代的成长历程当中,仍旧会在父母、师长经年累月的耳提面训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抱持着以下的立场:在身心尚未成熟的此刻,不宜与异性发生亲密互动,念书是你们在人生这个阶段的责任,把高中和大学考好,迎面而来的,就是充满自信而多采多姿的青春,喜欢一个人,将那个人摆在心中就好了,不要去耽误对方的前程,也不要忽视了自己现在作为学生的本务……
至于「笔者的父母」这个世代的成长历程,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第四部分】不同成长背景下的新生代
在即将步入2013年的今日,由于每位个体的成长背景不同:
成长在较为人本主义的环境下的女性个体、男性个体,对于自己生活周遭的----「自己在亲情、友情、爱情上并不喜欢的年轻女性」,虽然有可能会忌妒她的才华、异性缘、性感程度高过于自己,但并不会对她具有「病态美」期待;倘若是对于「自己所抱有真挚、强烈、持久的感情的年轻女性」,则不但不会忌妒她的才华、异性缘、性感程度高过于自己,还会因为她拥有高于自己的才华,而发自内心、不由自主得替她感到喜悦。
成长在较为传统的环境下的女性个体、男性个体,对于自己生活周遭的----「自己在亲情、友情、爱情上并不喜欢的年轻女性」,必然对于她们的「私领域」抱有强烈的「病态美」期待,巴不得她们的人格特质、生理需求,在「爱情」和「性欲」这两座深不可测的区块当中,都像个冰冷的雕像,都像个「没有喜欢上任何男生、也不想被任何男生追求、没有性欲、也不喜欢听到他人谈论性欲、更不希望他人对自己产生性欲」的活死人;只要她们今天的穿着流露出了一丝丝性感,马上就会对她们产生强烈的忌妒感;只要她们今天和男生发生了任何亲密互动,马上就会对她们产生强烈的忌妒感。
至于「身心尚未成熟,不宜发生亲密互动」、「不该因为恋爱而忽视学生本务」这类外在的意识形态,在许多情况下,都只是为了包装、掩护「不由自主且发自内心的忌妒心理」的外在糖衣。
无论这类外在的意识形态,是出现在1930年代的南昌,还是21世纪的台北;都很有可能:只是包装、掩护忌妒心理的糖衣。
当然,将学生的基测、统测、学测、指考成绩视为「业绩」的中学导师、补习班老师,也很有可能会在业绩考量下,对学生们灌输「身心尚未成熟,不宜发生亲密互动」、「不该因为恋爱而忽视学生本务」这类的意识形态。
当然,除了忌妒心理及业绩考量之外,中学导师和补习班老师也会为了贯彻「其自身所认知的『道德』」,而将这类意识形态灌输给学生。
﹝成长在较为传统的环境下的女性个体、男性个体,对于「自己所抱有真挚、强烈、持久的感情的年轻女性」,则不但不会忌妒她的才华、异性缘、性感程度高过于自己,还会因为她拥有高于自己的才华、异性缘、性感程度,而发自内心、不由自主得替她感到喜悦。﹞
【第五部分】结语
假如有位身处于传统家庭、传统教育文化下的「年轻女学生」,其人格特质很容易就被很多不同的男生不由自主得、发自内心得喜欢上,其人格特质也很容易不由自主得、发自内心得同时喜欢上很多位不同的男生,而且「很不避讳得」让社会知道了「自己正同时与很多位不同的男生交往」;这位「年轻女学生」马上就会成为一个「被忌妒者」;真正极端强烈忌妒她的,并非那些相当于公众舆论的「天下悠悠之口」,因为发表公众舆论的人们,距离这位「年轻女学生」都太过遥远,他们比较没有必要极端强烈得忌妒一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陌生女学生」﹝当然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忌妒﹞;真正极端强烈忌妒她的,是与这位「年轻女学生」朝夕相处,却对她缺乏真挚、强烈、持久感情的父母、学校老师、兄弟姊妹、同班同学。
假如有位身处于传统家庭、传统教育文化下的「年轻女学生」,其肉体很容易就能够挑起男生性欲,其也很乐意,让打手枪经常打不出来的男生,能够看着以自己为女主角的性爱影片打手枪,并且成功得达到性高潮,射出精液;这位「年轻女学生」马上就会成为一个「被忌妒者」;真正极端强烈忌妒她的,并非那些相当于公众舆论的「天下悠悠之口」,因为发表公众舆论的人们,距离这位「年轻女学生」都太过遥远,他们比较没有必要极端强烈得忌妒一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陌生女学生」﹝当然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忌妒﹞;真正极端强烈忌妒她的,是与这位「年轻女学生」朝夕相处,却对她缺乏真挚、强烈、持久感情的父母、学校老师、兄弟姊妹、同班同学。
●作者翁立扬,辅仁大学历史系学生。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网友更多声音与讨论,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