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带病投保、门诊理赔有谱
商保补健保露曙光,健保署已和金管会达成2大初步共识。图/本报资料照片
商保补位健保政策规划
商保补健保露曙光!健保署已和金管会保险局将针对2大议题请保险业者进行评估,第一是争取保险业者同意调整医疗险保单费率,将门诊治疗纳入理赔范围;第二将与保险业者协商,进一步开放「弱体保单」,让早期罹癌者也能「带病投保」医疗险。
现有医疗险或癌症险,都是以住院为理赔条件,但现行不少治疗在门诊即可完成,造成许多民众看病时会要求住院,以便取得理赔资格,对此健保署日前展开查核引发民怨,随即又喊暂停。
为了达到商保补位健保的政策目标,健保署从癌症理赔着手,上周与保险局展开首度磋商。健保署长石崇良透露,双方将针对2大议题请保险业者进行评估,首先对于昂贵的药物,将争取透过与保险公司协议或变更的方式,请保险公司重新估算保单的保险费率,将门诊治疗纳入理赔范围。
据统计,癌症新药纳入健保时程缓慢,平均需要787天的等待期,患者如要使用自费新药,每个月支出往往动辄10万元,负担相当沉重,不少人因此将希望寄托在商业医疗险。
不过,现行不少治疗在门诊即可完成,医疗险的保单条款却载明,要住院期间的开销才能理赔,所以罹癌者会选择「2天1夜」短期健保住院,也因此才有近期医院拒绝病人住院的争议。
另外,保险局也将请业者研商,开放癌症「弱体保单」,也就是让早期罹癌也能「带病投保」。目前保险公司已有弱体保单,但会有排除条款,将已罹患的疾病跟相关风险排除。
相对的,民众若是被宣告罹癌,一般都会列为医疗险拒保对象,此举也间接降低民众定期癌症筛检的意愿。由于早期癌症的治疗成效已比过去好很多,但癌症标靶药物价格昂贵,健保署希望未来能让早期罹癌的民众,也能带病投保,进而鼓励民众做早期癌筛,降低民众及健保的负担。
根据健保署与保险局的研商协议门诊理赔及癌症带病投保都是短期目标,目的是优先检视现行保单,并解决患者商保给付问题。中长期将透过医疗险新商品设计,及减化理赔行政成本等方式,达到商保补位健保的目标,最终减轻健保财政负担。
此外,双方也同意成立专案小组定期讨论,后续将由健保署承保组与金管会保险局作为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