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让毛泽东痛心的古宁头战役 绞索政策持久斗争(八)
八二三炮战蒋总统(右三)视察金门前线。(本报系资料照片)
八二三炮战时任国防部长俞大维(左四)巡视前线。(本报系资料照片)
民国40年代小学课本《三民主义》读本内容,充斥「反共复国」思想。(本报系资料照片)
金门战役纪事本末
「第28军司令部下达了1954年内完成对金门、马祖等敌占岛屿及沿海地形、港湾、航线侦察和调查……83、84师组织人员对大、小金门敌砲兵阵地、火力配系等情况进行了观察,绘制了要图」。但以明确的「隔海砲战」方式来持续这场金门战役的延宕,则是在1954年8月以后。
「8月14日,我第28军82师砲兵362团,师高砲营接受配合兄弟部队砲击金门的作战任务」,由此,以隔海「砲击」为主要的作战方式,一直持续到这个阶段的最高峰,即1958年8月23日大规模、震惊世界、牵动世界战略格局的「砲击金门」事件。
有时营造和平谈判
然而,这个延续了4年多的「砲战」,其阶段的背景各有不同,它包含了以下4个部分和分段的内容:第一,建立在对国民党台湾不断袭击、骚扰沿海地区,配合沿海各个小岛屿的解放等打击性基础上的「砲战」;第二,建立在反干涉和宣示主权基础上、以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而实施的惩罚性「砲击」等;第三,建立在反分裂、保持适度的台海紧张局势,牵制性的「让金门保留在蒋介石手里」联蒋抗美基础上的「砲战」;第四,建立在呼吁和平谈判,解决台湾与大陆分裂问题,以「纽带」形式发起的「砲战」或宣传「砲弹」。
此期间,虽不乏为了营造「和平谈判」的环境,以间歇性砲击行为来呼吁蒋介石坐到谈判桌前的停顿,但是,打击美蒋勾结,对蒋介石意欲反攻大陆的惩罚性砲击最为激烈。砲战的背景、规模和执行内容,虽在整个过程中不尽相同,但最根本的目的,仍然是围绕着「一个中国」还是「台湾独立」的基础上,是建立和体现在「一个中国」的完整理念和「统一」给谁的基础上。而这一切,又都有赖于金门战役的延宕基础,才会发生的。
第六阶段:绞索政策促谈与象征性的宣传砲战(1958年9月1日至1979年1月1日)。
「砲击金门」隔海作战之后,毛泽东鉴于解放军的现有实力,已经看到了在砲击金门之后,如果派兵登陆完成金门战役,它只能是夺取金门本岛、马祖,而不能同时解决台湾问题。那么,国共之间在地理上的距离,将由不足一公里扩大到一百多公里,且隔着一道天然、难以轻易越过的台湾海峡。
这与毛泽东的「统一中国」、与蒋介石心目中所存念的「一个中国」理念,设置了更加不便的接触条件。而蒋介石失去象征其在大陆沿海存在的最后据点,将使得美国更便于制造「两个中国」或支持「台独」。于是,毛泽东以战略家的眼光和思路,决定让金门战役延宕下去,将「金门」这把开启「解放台湾」的钥匙,保存在时刻准备「反攻大陆」的蒋介石手里。
毛泽东「1.继续砲击封锁金门,但目前不宜对金门、马祖及附近进行登陆作战。2.砲击封锁活动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进行,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打打看看,看看打打,有利则打,无利则停。3.目前海军、空军不进入公海作战。蒋机不轰炸大陆,我也不轰炸金马;蒋军轰炸大陆,我轰炸金马」,是这一阶段金门战役维持与延宕的特色。毛泽东则用更传统与通俗的语言,将金门战役的延宕说成是:「我们整金门,是整家法。」
从此「绞索政策」有了明确的方向,「它使砲击金门的斗争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原则和规定」,「隔海作战砲击」的性质,从真打到象征性地打,从武打到文打的演变。
这种持续性、战略性的人为延宕与打法,不是为「夺取金门」,而是让「金门」成为一根「绞索」,让这种「绞索政策」,既锁住台湾的蒋介石,也锁住了干涉中国内政的美帝国主义。
锁住台湾对抗美帝
但是,这个「绞索」,在锁住蒋介石和美国的同时,也同样从某种程度上,将毛泽东的手脚和他的「新中国」锁住了。这个标志,是以解放军总政治部9月1日发表「对金门的登陆进攻已经迫在眉睫」的错误信息,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为坐标的。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问题的全部、彻底解决,不是短时间的事,而是一种持久的斗争,我们必须有长期的打算。」
此后,蒋介石国民党提出「反共复国的基本方针,是3分军事,7分政治。战地政务,就是属于7分政治的实践。军事的胜利,只是序幕的胜利,只有战地政务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战地政务比大军作战,更为重要」的反共方针,开始推行「改造金门」「经营台湾」「建设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政策,把注意力放到了建设台湾省、金门本岛的基础建设和固守的军事基础建设上面去,对大陆的军事行动明显减少,台海局势走向相对稳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