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毛泽东「武力犯台」3部曲

2017年,中共轰6K战机飞越东海上空,我空军拍摄其军机照片。(国防部提供)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森。(新华社资料照片)

为了配合当时中东人民反美侵略斗争共军迅速做好了砲击金门的一切行动:既是一项外交行动,又是一项宣传行动。正因为这是一次极其复杂又特殊的行动,毛泽东自始至终亲自筹划并直接指挥了这次行动。

民进党政府于 2016年5月上台以后,大陆从期待、等待台湾当局接受「九二共识」未果,已失去耐心,对台政策转向以反独、遏独为主轴,两岸冷对抗结束,进入「文攻武吓」的热对抗阶段。

最近台湾战云再起,中共轰六轰炸机一再分批绕台,而国军战机亦升空伴飞监控,同时又发生大陆歼十战机拦截美侦察机情事,随时有擦枪走火的可能,两岸关系西太平洋安全顿形紧张,颇有当年「八二三」的态势。问题在于,时移势迁,中共海空军实力已今非昔比,何况两岸领导人的盘算亦复不同。抚今追昔,令人忧心不已!

回首中共建国以来,对台政策大抵经过三部曲:第一部曲即毛泽东的「武力犯台」政策;第二部曲是周恩来的「和平解放」政策;第三部曲则为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

两岸关系再度陷入剑拔弩张的局面,绝非人民之福,更非中华民族之福!西哲有云:「历史使人聪明」,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回眸过往这段历史,多少有助于「鉴往知来」的功用,幸读者谅察!

不允许东山再起

武力解放台湾,完成祖(中)国统一大业,一直是毛泽东的一个夙愿

早在所谓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共在解决国军主要力量之后,便已决定以武力犯台。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即发表上述意图:「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将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

这是最早的一篇关于「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文献。明白言之,对敌人一向赶尽杀绝的毛泽东绝不允许蒋介石和国军在复兴基地的台湾,有朝一日玩起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戏码。不久,《人民日报》也于同年9月4日响应发表了「打到台湾去,解放台湾同胞」的时评

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在1950年的光荣战斗任务,就是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1950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完成胜利、巩固胜利」的元旦社论,提出本年所要完成的四项任务,其中把武力解放台湾例为第一项。

据毛泽东当时的构想,武力解放台湾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首先,组建海、空军,掌握制海权制空权

其次,解放东南沿海各岛,扫清外围建立起攻台的前进基地。

最后,预定在1950年至1951年,发动解放台湾本岛渡海战斗。

按照此一既定构想,共军先后占领了海南岛、万山群岛。其后,国军亦从舟山群岛撤退到台湾。

同时,中共空军一面从苏联购进作战飞机,一面训练飞行员。在六个月内,训练出两个歼击机团队、一个轰炸机团队的全部空、地勤人员

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重申「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武装解放台湾」的既定方针,使军事斗争无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都成为当时中共对台政策和国共关系的主调

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美国宣布派军援助南韩,同时下令派第七舰队协防台湾,阻止共军攻台。当韩战于1953年结束后,毛立即再思攻台之策,因为当时美国已经军事协防台湾,他便以国军占据的大陆沿海岛屿为首批攻击对象。因为金门的面积最大,又为国军主力之所在,毛曾两次下令砲击沿海岛屿,通称为金门危机或金门砲战。第一次危机从1954年9月3日开始,至1955年5月1日结束;第二次危机起自1958年8月23日,止于10月6日。

毛蒋意志决斗金门

金门砲战变成毛蒋的意志决斗。毛泽东想以这些岛屿为踏脚石攻取台湾;蒋介石想用这些岛屿作为反攻大陆跳板。金门危机立即将美国和苏联卷入其中,美国认为这些岛屿在地理上既然属于大陆,距离台湾过远,防守极为困难,一再要求蒋撤回守军,以便加强台湾本身的防卫力量。苏联是中共的盟邦全力支持毛的砲击海岛之举。

限于篇幅,本文仅略述第二次金门危机中的「八二三砲战」。1958年台湾海峡形式骤然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东危机的发生。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及其与美、英、法等国的矛盾,在当时确实是国际斗争的头等热点之一。在此无法详述。

为了配合当时中东人民的反美侵略斗争,共军迅速做好了砲击金门的一切行动:既是一项外交行动,又是一项宣传行动。正因为这是一次极其复杂又特殊的行动,毛泽东自始至终亲自筹划并直接指挥了这次行动。7月18日晚,毛泽东召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空军、海军等单位的负责人,其谈话要点有三:

1.美军在黎巴嫩、英军在约旦登陆,企图镇压黎、约两国人民及中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支持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不能仅限于道义上的支持,还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