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敬/不分区立委是解决,还是制造台湾的政治乱象?

林宜敬台湾大学资讯工程系毕业,美国布朗大学电脑科学博士。2002 年创办艾尔科技公司,推出专业听力口说训练软体 MyET,现担任执行长

最近台湾各政党的不分区立委名单都出来了,大家骂成了一片。我想,不分区立委名单应该有下列几种不同的意义

分赃名单

政治真的很复杂,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而权力本质就是资源的分配

之前各个政党在地方选举中,如果有两个同党候选人相持不下,党主席就会跟其中一个人说:「这次你就先让一下吧,等到两年之后的立委选举,我们会把你排进不分区的安全名单内。」

同样的,之前在党主席的选举当中,党主席候选人为了争取某一个派系的支持,也会跟派系的领导人说:「拜托你这次支持我吧,等到两年之后的立委选举,我会把你的女儿或是儿子排进不分区的安全名单内。」

做一个政治人物,绝对不可以言而无信,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分赃名单。

收编名单

不管是蓝营或是绿营,都有一些极端团体。在绿营这边通常是一些左派的社运工运、或是环保团体,而在蓝营那边通常是一些急统派团体。

社民党召集人范云被排进民进党不分区安全名单内,引起诸多争议。(资料照/记者林敬旻摄)

这些主张比较极端的团体或是小政党,如果自己出来选立委,十之八九选不上。但是他们成事能力或许没有,但是败事的能力绝对是绰绰有余的。绿营的小政党可以扯民进党的后腿,蓝营的小政党可以扯国民党的后腿。

而为了收编这些团体或是小政党,民进党跟国民党就必须将这些团体或小政党的党主席、召集人、或是代表人物排进不分区名单里。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收编名单。

学者名单

▲担任民众党不分区立委第一名的北市劳动局长赖香伶。(图/记者黄克翔摄)

设置不分区立委的本意,就是要让一些学者专家能进入国会,代表一些专业与清流的力量。

只可惜,学者通常与社会脱节,不晓得政治的黑暗面与政治运作的艺术,所以学者进入国会之后,通常必须花上两三年来熟悉环境,才能开始发挥能力。但是等到他们熟悉国会的运作方式之后,通常已经是第四年,也差不多要被换掉了。

再者,学者的意见往往太理想化。不说别的,就说不分区立委的这个制度吧。当年不就是一堆学者专家们说,不分区立委的制度可以解决台湾的许多政治乱象吗?

结果不分区立委名单,本身就是一个政治乱象。

仇恨名单

看了今年各政党的不分区立委名单,我的票实在不知道要怎么投,因为每一个政党的安全名单里都有几个我很受不了的候选人。

▲因频繁为港警发言,被列为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内的叶毓兰同样引起不少讨论。(图/记者汤兴汉摄)

但是绿营的朋友告诉我,如果我不将政党票投给民进党的话,那国民党安全名单里的某某坏蛋就要当选不分区立委了;而蓝营的朋友也会告诉我,如果我不将政党票投给国民党的话,那民进党安全名单里的某某激进派人士就要当选不分区立委了。

他们都在骂我,他们都说我绝对不能投废票,否则我就会成为一个对不起国家与人民的历史罪人

其实我每四年就要接受一次这样的勒索,现在早就习惯了。而且我也知道,不分区立委名单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仇恨名单。

一个好的不分区立委名单,可以刺激对手的支持者投票,冲高投票率,让台湾的民主制度可以继续运行下去。这就是不分区立委名单的最大意义。

热门文章》►从国、民两党不分区名单谈「集体责任

►各党不分区名单是私心还是大局

►国民党至少仍有一群「乌鸦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