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谈退场是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

日安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教育部近年来希望高等院校能够拓展外籍生和陆生来台就读的成效也不尽理想,因此造成了私校欠薪、转介买卖学生问题逐渐浮出台面,为了有效解决私校招生不足问题,立法院教育委员会特别安排教育部及内政部进行专案报告,没料到才刚端出退场预警指标校地回馈机制的两道政策大菜,就被教育界人士抨击为财团解套、批评主管机关应「先谈责任再谈退场」,更引发部分家长开始恐慌,深怕自己小孩就读的学校哪天就突然倒闭了、后续学业无以为继该如何是好?

无独有偶,在金管会陈玉璋主委卸任前,也将风险适足率不足的寿险公司视为一大问题,由于金融海啸、欧债危机、长期利差损问题严重等大环境因素影响,让弱体业者无法靠增资来强化体质。但金管会在当时一方面以限制投资、加强监管来施压;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保单不全赔、保险安定基金差别费率等退场机制,结果造成保户恐慌及解约潮,在今年六到八月创下了寿险史上最大的业绩量衰退,所幸后来因为陈主委下台,有机会让相关政策重新检讨,否则不知有多少保户要上街头,向政府身家性命的最后一笔保障?

平心而论,行政机关倾向保守、监督立场情有可原,官员往往担心一旦为产业活路谋发展,就被扣上把关不严、图利产业的帽子,殊不知产业构成的也是民众服务的也是民众,政府若不为所当为、救所当救,总是把退场机制挂在口中,其实受伤害的还是民众!若是真的愿意救私校,包含三限六不条款、不让两岸大学单独宣传招生等政策限制难道不用检讨?若是真的要公告29所观察院校名单,不就摆明就是要断学校后路?若是真的愿意救弱体寿险业者,难道不用善尽专业效法国外评估专案开放股票、房地产和国外投资上限的自救作法?若是只依照旧有法令作保守解释、不思革新,不就好官我自为之,谁来当官都行

我们的政府机擅长谈接管、谈退场,而不是提出完整辅导措施,帮助产业能够起死回生,问题是,没有辅导何来的退场机制?当民间期望政府能够伸出一支援手来帮助他们,得到却是见死不救,冷处理的暧昧回应,政府遇到产业发展瓶颈就只谈退场,到底是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

作者日安,北市,顾问业。简介表示,中文系毕业所以爱写,政治所毕业所以爱管,多一点关心,社会更进步。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