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重症死亡率约2成 慢性病患者50天住院抢救

▲成大医院谢宗达医师指出,流感并发重症成年人几乎都有慢性疾病,因此有慢性病人应特别注意流感疫情,更要接种流感疫苗、做好手部卫生及个人防护,减少公共场所活动以避免流感上身。(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一名50多岁陈先生,因发烧咳嗽、喘,到成大医院急诊就医发现有肺炎糖尿病酸中毒以及急性肾损伤,患者肺炎急速恶化,插管入住加护病房检验后才知是流感并发多种细菌霉菌肺炎,到了呼吸窘迫症候群程度,患者为流感重症病情危急,经约50天住院抢救,才幸免于难。

成大医院内科部重症加护科医师谢宗达指出,由于陈先生罹患糖尿病竟不自知,完全没有控制,免疫力不佳,治疗反应缓慢,在加护病房奋战了30多天才成功拔管,又治疗了15天才出院成医今年流感重症病人当中,有2成像陈先生一样,治疗过程十分辛苦,在医院待超过1个月以上,有的患者甚至没能平安出院而死亡。

谢宗达医师说,流感并发重症,指的是出现类流感症状后2周内,因并发症而需要加护病房治疗或死亡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炎、侵袭性细菌感染、心肌炎、中枢神经并发症等等。台湾每1-2年就会发生一次流感大流行,随之增加的流感并发重症病人,造成各医院急重症部门很大的负担。根据疾病管制署的统计,流感并发重症的死亡率约两成,也有一定比率的病人之后会伴随生活功能的下降,是国人健康不可忽视的威胁

流感抗原快筛是常用的诊断工具,但准确度不高,仍会漏掉3成的重症病人,因此症状典型、有接触史、或是处于流行期间的重症病人,都可能需要先当作流感治疗,同时进行更精确的核酸检验确定。此外,加护病房的病人常无法清楚表达,或是接受医疗处置需要镇静,可能无法将症状确切描述,因此需要家人或照顾者,细心观察提供资讯,协助医疗团队厘清疾病的症状病程,才不会错失治疗的时机

病人在加护病房与流感重症奋战时,有时因脑部也受到病毒或是其他器官受损的影响,且加护病房并非病人熟悉的环境,可能会出现躁动或是意识混乱的情形。此时家属的参与及陪伴,能产生安定病人情绪,协助理解插管病人的生心理需求,进而缓解病人的不适,减少镇静药物使用,还可以鼓励并协助病人复健活动,减少中长期后遗症。如果病人意识不清,家属也需要根据对病人的长期了解,替病人做出医疗决策,以及安排后续的照顾。

谢宗达医师提醒,流感并发重症的成年人,几乎都有慢性疾病,因此有慢性病的人应特别注意流感疫情,更要接种流感疫苗、做好手部卫生及个人防护,流行期减少公共场所活动以避免流感上身。

谢宗达医师强调,部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脏病本身的严重程度也常是流感重症病人,是否能撑过危险期的生死关键,如果平时能及早发现慢性病,并遵循依嘱好好控制,及接重流感疫苗,更能增加战胜流感重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