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出招拉拢台商 保税区可转内销并减税
大陆鼓励台商持续「西向」抗拒「新南向」。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等7个保税区,11月起启动新规,保税区内的台商能把原本外销用的闲置产线转攻内销,还能减税。
昆山试验区推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陆宗元说,希望台商把握新政,继续「西向」。
以其中台商聚集的昆山,每年至少可减少1亿元(人民币,下同)成本,像是仁宝、纬创这种「大户」,光是增值税发票抵扣,每年就能多赚千万元。由于昆山是台商大本营,这项新规,也被视为是给台商转攻内销的大红利。
大陆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共同制定《关于开展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公告》,11月开始试点。
试点区域选在昆山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和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等7个保税区启动。
陆宗元表示,金融海啸后,国际市场需求紧缩,有些企业想转作大陆内需,但受限于保税区企业不准内销的规定,且还要照成品征关税,只好另开工厂,在管理、成本与设备等控制调度上造成很大困扰。
他说,昆山想以此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让保税区的企业能自由选择作内销市场,再按比例收与区外企业一样的税,有效活化闲置产能,等于是打开内需通道、打通生产链条,提升台商竞争力、也有助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