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日本结束负利率 中国经济数据正面

日本央行19日宣布结束在2016年实施的负利率政策,短期目标利率区间由原先-0.1%至0%,升至0%至0.1%,即是升息0.1%。取消负利率之后,金融机构有较大诱因存放资金,市场流动性或因而减少。

除了负利率政策之外,日本央行也将放弃孳息曲线控制,并停止增加购入日本ETF及REIT。但会后提到仍会购入相近银码的日本国债,以及在有需要时增加购入金额,以应对长年期国债突然飙升。

结束「极度」宽松环境的货币政策,关键在于日本的通膨已经近两年处于2%以上,而日企春季加薪幅度理想更是结束政策的催化剂。会议结束两天后公布的2月份日本整体通膨年增2.8%,较1月份的2.2%大幅上升,其中基数效应的影响甚高。

虽然通膨已处于日本央行目标以上,但当地2月制造业及服务业PMI分别为47.2及52.9,只有后者处于扩张区间。另外,工业制造月减7.5%,稍早前修正后的2023年第四季GDP也只是刚好避过技术性衰退,反映经济仍未有过热。后续日本央行会否进一步收紧宽松货币政策,需视乎春季加薪后能否推动本地消费力,并将通膨维持在健康水平。

回到中港市场,利率方面如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未有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行变更,但18日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可说对市场传递正面讯息,包括今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及社会零售总额等数据,前两者较市场预期为高,后者只略低于预期。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公布值为4.2%,高于市场预期的3.2%。国有控股本次继续有带动整体投资增速作用,而民间投资增速在过去连续数月取得负值后转正0.4%,但民间投资复苏进程亦需时间观察。市场关注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年增9.4%,较去年同期快1.3个百分点。随着市场需求复苏、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扶持,将可为后续的固投增速提供动力。

另一方面,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较前值升0.2个百分点至7%,高于市场预期的5.3%。整体增速呈现上升趋势,细项中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更较前值升0.6个百分点至7.7%,增加值的增速持续提升及工业利润率的修复,均有助带动制造业的投资意愿。

最后,社会零售按年增速为5.5%,略逊于市场预期的5.6%。其中,餐饮收入较前值放缓17.5个百分点,但仍有12.5%的年增长。至于商品零售方面,整体增速平均年增4.6%,较前值低0.2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服务消费表现更甚实物消费,整体消费情况已经开始加速摆脱底部,后续随着措施配合将有助进一步推动消费力度。

整体上,三项数据均有不错表现,制造业景气明显回温、基建投资高位运行、消费边际复苏支撑下,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结构均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