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经济数据持续报喜,陆股可望有「基」之弹
中国官方制造业PMI自2020年3月份反弹以来,连续7个月站在50荣枯分水岭之上,整体制造业动能均维持在高位。9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1.5,较8月回升0.5个百分点。
观察制造业PMI分项指标的表现,9月中国制造业进出口指数受益于海外需求回暖,为年内首次站上50荣枯线之上。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同步回升,企业开始主动补库存,表示对整体景气的信心明显回升。
此外,中国的工业企业利润也维持高增长的态势,8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大增19.11%。其中,采矿和原材料加工行业出现明显改善,目前的复苏趋势从中游延展至上游资源品。而汽车制造(销售量改善)、橡胶和塑料制品(下游产品涨价)、通用设备、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基础建设驱动工程机械需求向好)等制造业利润则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在固定投资方面,制造业投资超预期改善,这说明企业进行产能扩张的意愿增强,数据亦显示工业品如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及太阳能等销售保持良好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第四季中国高端制造业收入将保持上行,利润具备较大的改善空间。
中国官方正在研究制订的「十四五规划」,为是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最为外界关注的政策焦点。在时程方面,将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19届五中全会上,「十四五规划」正是主要讨论议程,预计10月底会推出建议稿。中国国家发改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规划后,隔年中国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将公布总体规划纲要。
「十四五规划」除了擘划2021~2025年中国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方向,更将引领未来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延续今年「两会」的意外亮点,官方或许持续淡化GDP增长目标,而注重高品质发展和新旧动能转变。
重点产业方面,汽车产业正面临「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革新浪潮。各国政策都在加快电动化转型,譬如:挪威、荷兰、英国等将分别在2025、2030、2040年禁售燃油车,或是提出新能源车渗透目标,中国也正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
另外,再生或是干净能源预计在2030年占全球发电量中达57%,其中三分之一将来自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预料中国在太阳热能发电上将会投入大量资源并且提高产能。
投资中国需跟着政策走,因此,「十四五规划」的产业政策值得重视。长期而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吸引外资流入,伴随着消费升级及产业升级趋势,未来借由创新发展提升资本投入回报率,转化为高ROE,享有估值提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