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陆股回档整理后 有望回归基本面

进一步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来看,服务消费持续恢复,包括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和娱乐,分别改善8.8和9.1个百分点,大宗可选商品消费则相对较弱。中国社会零售数据6月增长12.1%,虽略低于5月增长12.4%,整体消费仍平稳。中国7月制造业PMI为50.4%,略逊于预期的50.9%,依然维持在扩张区间。

从价格指数来看,6月主要价格指数均由升转降,5月中旬后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稳价政策效果显现,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得到一定缓解。通膨状况仍在可控范围。6月中国PPI年增率回升11.8%,受到国际原油、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根据中国PPI先行指标观察,6~8月PPI将来到高点之后会缓步向下,预估下半年增速区间可能在5%~7%。

资金面部分,中国人民银行7月中旬正式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人民币(下同)1兆元。本次下调后,中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官方表示,降准目的是为支援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最主要是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尤其是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获利有压力,但大宗商品价格一时下不来(外有价格输入,内有低碳政策),只能透过降低利息负担,设法减轻企业负债压力。透过降准给银行,银行再把一部分利益让渡给企业,支持企业和就业市场。

中国上市企业自8月起进入第二季财报公布期。从产业来看,按照中国29个申万一级行业样本分类,并按照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相对于2019年上半年利润增速排序,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包括汽车、电子半导体、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钢铁、轻工制造、电气设备、化工等,净利润大幅高于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水准。

其中,原物料主要是因报价走高;机械行业受惠于中国景气自2020年第二季开始复苏。电子半导体持续受惠于智能汽车、物联网的需求拉动晶片使用量上升。电池材料受惠于美国2021年开始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出刺激政策。

近期中国股市波动较大,从2020年蚂蚁集团上市受阻,到2021年7月滴滴出行被认为违反中国网路安全法,中国政府持续出手加大企业整治。同时为了降低一般家庭的经济压力,禁止补教业以营利为目的上市募集资金,导致在美上市的补教公司股价大跌。

另外,中国政府也针对大型互联网行业提出反垄断制裁,导致港股也出现明显下跌,市场情绪相对低落,且对政策有所担心。

中国股市自2月春节后回档修正,4月开始逐步回温,7月上旬股市加速上涨,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获利了结卖压。短期中国股市在政策较为负面影响下,预期将持续震荡整理。从目前中国货币政策、降准、企业获利增长看,中国股市在回档整理后,有望回归正常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