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官媒罕见措辞「勿谓言之不预」 专家:置之不理恐逼其动武

解放军空军编组进行绕台任务。(图/翻摄自空军发布)

记者魏有德综合报导

大陆官媒环球时报》昨(10日)社评以《世界进入多事之秋,台当局悠着点!》为题文末以罕见的外交措辞「勿谓言之不预」,引起外界高度关注。对此,军事战略专家提醒,「勿谓言之不预」在北京政府过往的三次对外军事冲突前都曾出现过,根据史例,「北京不希望开战,但置之不理仍恐逼其动武。」

▲《环球时报》社评文章最后引用了勿谓言之不预。(图/翻摄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社评指出,世界进入多事之秋,台湾不具备在一个大博弈中扮演活跃角色资本,「悠着点是台湾当局应有的基本理性,自以为是地铤而走险一定会招致沈痛的代价。勿谓言之不预。」

据悉,中共曾多次透过官媒提到「勿谓言之不预」这个外交辞令。其中,1969年中苏边境珍宝岛战争、1979年的中越战争前夕,都曾在官媒上出现过。

▲中苏珍宝岛战役时,中国砲兵砲击对岸阵地。(图/翻摄百度百科

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张竞表示,「勿谓言之不预」为中共中央表达冲突决心之重要政治讯号,尽管在中印、中苏与中越3次武装冲突爆发前,北京分别透过《人民日报社论与《新华社评论稿传送过此等政治信号,但从历史案例中,亦有从不同管道层级表态,但最后却达成有限度妥协先例

张竞认为,《环球时报》社评虽引用此言,「究竟能否算是真正擂起战鼓吹响开战号角光是参照前揭史例,其实还很难说。」

张竞提醒,北京对台用兵倒是从来没有循例将此丑话讲在前面的先例;而且尚有与其他对象发生军事冲突,亦未曾援引此句名言提出警告情形;所以台海是否将会发生武装冲突,「这句话其实未见得能有百分之百的预告准确性。」

▲中越战争爆发前,《人民日报 》 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提到勿谓言之不预。(图/翻摄百度百科)

张竞强调,由史例观察,仍有3次在中共中央放话表态后发生武装冲突,这3次的共同现象就是北京本身并不希望透过武力解决争议,但冲突对象根本「置之不理」,而且认为北京根本不敢使用武力,甚至是存心将北京逼上动武之途,认为发生冲突后其可获得上风,在战争中让中共屈服,所以才让此句丑话不幸应验

至于《环球时报》的「勿谓言之不预」说法,张竞表示,「当前台海情势是否正循着相同轨迹前进,这个谜团恐怕就只有靠未来证实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