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确定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首批名单预期6月完成

大陆开放改革汽车行业重点之一。(图/达志影像美联社,下同)

记者高敏凤综合报导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多次提到「中国制造2025」,外界也普遍认为制裁动作是针对此计划。不过,大陆工信部20日在公布的2018年重点工作关键业绩指标文件,明确列出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首批名单预期今年6月会完成。

除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首批创建名单会完成之外,文件还指出,钢铁去产能规模达3000万吨,智能制造工程试点示范项目遴选数量100个左右,预期完成期限为同年12月。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曾说过,中国制造2025启动实施2年多以来,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今年会继续推动6方面,其中就是包括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对于已经确定会执行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苗圩昨日指出,中国制造业全面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不断深化,将在制造业已基本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开放要求,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并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为外商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

苗圩说,「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政策措施一视同仁地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他说,一些人担心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外溢,也有一些人担心「中国制造2025」将会对其他国家企业设置不公平竞争障碍,这些疑虑是没必要的。

「中国制造2025」是大陆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并在2015年5月8日公布计划,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高档数控工具机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电力装备等。然而美国此前发布的301调查中,就包括对机器人、半导体航空业等产业的制裁,因此外界都认为这是在针对「中国制造2025」。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当中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