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首座越国贵族墓园 浙江现身
(设计划面/CFP)
航拍龙山越国贵族墓园中心主墓(红圈处)。(取自安吉发布微信公众号)
经过3年多的努力,大陆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北部的安吉县发现了首座越国高等级贵族墓园。据估计,该墓园修建于春秋晚期,距今至少25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已发掘的越国墓葬中的最大器物坑,墓主人是越国高等级贵族,身分可能是越侯。
这座越国高等级贵族墓园位于安吉县递铺街道古城村,属于当地的龙山越国贵族墓群,是其中的107号墓葬,为大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起,经大陆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大遗址考古工作规范,对龙山107号古墓葬进行多学科联动的抢救性发掘。
出土原始瓷器质量好
该墓园的发掘工作也是「十三五」期间大陆国家文物局重点资助项目,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发掘出1座中心主墓和周边的31座陪葬墓。主持这座越国高等级贵族墓园发掘的研究馆员田正标说,「这座墓园是一个要素齐备、相对封闭的高等级越国贵族墓园,在国内是首次出土,是迄今为止,已发掘的越国墓葬中最大的器物坑。」
主墓北侧的器物坑长23公尺、宽1公尺多,整齐地摆放着印纹陶器和原始瓷器。主墓墓坑墓底有箱式木椁和独木棺的遗迹,出土了大量以绿松石为主要原料的玉石类冠饰和服饰,具有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墓葬的典型特点,年代属春秋晚期。墓主人身分是越国高等级贵族,不排除是越侯的可能。
田正标表示,墓坑器物不但原始瓷器质量好,而且大件带盖的印纹陶器中也发现了一些动物遗存,值得继续研究。陪葬墓也出土了346件陶、瓷、玉、石等随葬器物。
根据大陆国家大遗址考古要求,安吉县政府和浙江省考古所合作共建了安吉考古保护中心。接下来,墓底的特殊遗迹将移至中心进行实验室考古。在浙江省考古所举办的项目汇报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大陆国家博物馆、山东大学、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高校机构以及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考古机构的专家学者,都对这次发掘予以高度评价。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巍指出,「这是越国考古乃至东周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对于研究中国乃至东亚古代墓葬制度也有着重大价值。」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表示,「不论是技术还是模式,此次发掘对于当前大陆的田野考古都具有样板意义。」
龙山墓群附近另有安吉古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秦汉时期鄣郡治所,与龙山墓群同属于大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吉古城被称为继良渚之后,浙北苕溪流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同时也被誉为浙江先越文明之光,出土近2万件春秋战国至两晋时期珍宝文物,目前八成文物收藏于安吉博物馆展出。
小灵通 越国
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传说由夏后少康庶子无余于会稽一带建立。最有名的君主是春秋晚期的勾践,从他吞并吴国后,到战国初期的无彊在位期间,越国一直是一方霸主,鼎盛时期人口可达100多万,疆域仅次于楚国,东达东海,领有今天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安徽省南部、江西省东部部分地区。楚破越后,越国走向衰微,最终在西元前222年秦灭楚,战后完全灭亡。(王晓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