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带一路投资等于美发展武器费用 专家:有趣的赌注

派瑞认为拜登对华外交策略,与艾森豪苏联相似,但中国并非苏联,且北京当局似乎有意押注经贸抵销美国军事优势。(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上周在G7(七大工业国组织)线上峰会外交首秀,各界反应不一,美国资深作家派瑞(Mark Perry)本月在双月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拜登对中国大陆战略几和前总统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对苏联战略相似,但北京和当年莫斯科不同,且陆未来几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投资可能达1兆美元,大致和美国在发展武器方面相等,并称此为有趣的赌注,如果北京对,那么华盛顿正在错误押注。

拜登对华态度关键字是战略耐心(strategic patience)。专精军事、外交领域的派瑞称,此说法在2014年10月进入前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词汇范围,他用以应对北韩、IS(伊斯兰国)问题,即避免大规模军事冲突,联合盟友施压,以待对方在长时间后不支自溃,而事实证明在朝鲜半岛核问题并没成功,但美国在地面战斗最小限度下击败了IS。

派瑞指出,这种想法源渊始于艾森豪在北约会议上咨询英国前首相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如何应对苏联时,邱吉尔认为应该避免战争,因为苏联军事力量大大超过西欧,和对方打交道需要耐心,静待一定会到来的苏联体系崩溃。据邱吉尔私人秘书柯尔维尔(John Colville)回忆录,邱吉尔连苏联崩溃时间都预测得很准,当时他估算大约是1990年左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担任最高指挥官、五星上将出身的艾森豪采纳了邱吉尔的建议,尽管愿意使用他的专业,即武力,来面对苏联挑战,但外交政策实际做法是加强美国领导的同盟和促进西欧统合、增加研发支出、加强外交上影响力,努力彰显美国体制优点和专注发展经济、还有削减过多的军事支出(8年内削减3次国防预算),他仅在关键事件时表达出美军有武力回击决心,或有限度支持代理人战争,尽力避免全球冲突。

派瑞称,如果艾森豪这些在军事、经济、政治上可持续的策略听起来耳熟,那是因为拜登才刚说过差不多的话。拜登去年在权威双月刊《外交》(Foreign Affairs)表示要加强民主政体联盟、增加研发投资,以及只在「目标明确可实现且得到人民知情并同意」下与对手对抗,他也很常引用艾森豪的口头禅「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Economic security is national security)」。

但是拜登毕竟不是艾森豪,中国也不是苏联。派瑞称美国在1950、1960年代投入新航太技术研发,迫使苏联在1970年代发动军事开销大战和技术竞争来与之匹敌,最终导致苏联在1980年代中经济破产从而体制崩溃,「中国不会重蹈覆辙。」

派瑞在结语写到:「中国未来几年会继续推进自身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资金几乎与美国用于开发与部署先进核武、更多航空母舰潜艇相同(估计为1兆美元)。简而言之,中国领导人押注贸易和市场,并认为这比航母或F-35这种先进战机更重要。这是个有趣的赌注(interesting wager)。因为如果他们是对的,那么美国正在投资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