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良渚文化村 一个演进中的社区自治样本

“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

“我们拾获楼上邻居晾晒时飘落的衣物,妥善保管及时送还。”

“我们呵护孩子的自尊,在公共场合避免责罚。”

……

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有26句话被镶刻在一块会生锈的铁板上。

这里山明水秀业主们喜欢把自己叫做“村民”,入住几年后,他们和作为开发商的万科一道提出了这26句话,名之曰“村民公约”。

这是一份没有任何强制力和惩罚措施保障的规范通篇使用“我们会”,“我们乐于”这样的承诺句式。但村民们和万科却希望,能从这26个短句开始,让这片远离闹市的大社区成为一座桃源

“村有村约”

山环水绕,竹影婆娑的良渚文化村,坐落在杭州余杭区良渚镇,距杭州主城区约20公里,2006年开始入住。

群力是良渚文化村“竹径茶语小区的第一批业主,在网络上网名是“奇思妙想”,也是村里网上的意见领袖。

2008年,王群力在社区论坛中发文,提出良渚文化村应该有自己的“宪法”,用作村民们的自我约束。虽然当时的入住率还不到50%,这一提议还是在社区中引起了一定反响。在社区论坛中被称为“海老大”的业主赵丹涯曾做《竹径茶语村志》,颇有影响,其中有言:“村有村约,但村约无字,无字则隽永,唯自省自重自爱自尊也。共乐乐,地位无高低,学识无深浅,身份无贵贱,崇平等,践和谐。”

这份构想中的“宪法”遂被定名为“村民公约”。

从约束到约定

“村民公约”要制定什么样的条约,参与讨论的业主们认为居住人群的精神与行为文明,才是居住品质和人居价值核心。对此,万科方面表示十分认同,并会全力支持、配合村民完成公约的意见征集和起草。

讨论会上,业主们提到了宠物、停车、公共活动等诸多方面,但具体的条文如何制定?杭州万科客户关系部门员工和业主一同在论坛投诉和建议中一条条寻找,再拿出与大家讨论。

多轮沟通后,终于拟定出一份草案,共五十条,又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从五十条修改缩减至三十二条。

2010年9月底,面向良渚文化村全体业主的征询开始了。征询函上写道:“我们将塑造一个当代中国理想小镇的行为样本,践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园、人与人无限尊重的可能。”

万科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和电话沟通、上门走访等方式对业主的意见进行了征集,有超过90%的业主表达了意见,很多业主都提出了自己的具体主张,不少外地业主还给寄来挂号信发出自己的声音。

经统计,4000余户业主中,3653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大部分还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经过讨论,业主们的意见被整合采纳,去掉了原稿中的“不可以”、“禁止”等表述,以“我们”作为主语。最终,“村民公约”被确定为26条。

2011年2月27日,《村民公约》正式发布:

“积极参加公共活动”、“见面应主动问好”、“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应优先引导自己的孩子”,“行车关闭远光灯”……

正如讨论阶段王群力提出的,公约条目可操作性高,不是空喊口号,不是为了写在墙上的。人们发现,面前这26条公约,其实已经不是宪法,而更像是传统中国那些久违了的乡规民约,与其说是规范,不如说是传递善意的通道。

“有人担心这样的条文是不是过于理想化,但实际上中国的农村本来就有一种以家族为核心的自治体制,在村民的自治当中也有着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良渚文化村的村民公约应该说是开始恢复我们这种居民自治的做法。社区村落本身就应该成为一个自治体,而这样的自治体当然就需要有一种约束,村民公约就是这样的产物”,2011年3月,媒体人曹景行有过一番这样的评述。

“开始时,觉得是对我们的约束,但看到具体文字时,我发现这其实是我们之间的一种约定”,面对这样一份公约,本来有些不理解的业主茶妞欣然接受。

从约束到约定,一字之差,已折射出公民社会的些许踪影。

用文明推进文明

公约的发布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如何让公约真正落地,同样需要社区内各方的共同努力。

就在公约公布一个月后,有人在良渚食街一家食品店插队。一名业主随即发帖指责:“我们已经有《村民公约》了,为什么还会有人插队?”

这条短短的帖子当天点击量就超过一千。“在其他地方插队不算什么,在良渚文化村却成为一个话题,这证明《村民公约》已渐入人心了”,王群力这样评价插队事件。

万科在公约出台后,也在积极促进社区人文环境的养成。万科物业为此专门设立了“村民公约办公室”,招募了许多业主志愿者担任人行道指挥员、垃圾分类宣导员等,还定期组织业主进行旧物交换,垃圾清扫等活动,希望通过这些行动,影响更多人。

“用一种文明的方式去推进文明,本来就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它需要一些榜样的力量,需要倡导,甚至需要一些善意的批评和一种宽容”,曾任村民公约办公室负责人的潘卫群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

如今,村民公约发布已有一年半,早已在良渚文化村深入人心,走进这个大村子,你会发现,停车场里所有车头一致朝外,这最大程度保障了行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们的安全;食街上,即使在寒冬,牵着宠物的村民仍会在室外用餐菜场里,携带宠物狗的夫妻会留下一人牵狗在室外等候;在“竹径茶语”小区每逢元宵,每家拿出2个拿手菜,一起品尝、一起畅谈……

回头看,无论是约束还是约定,村民公约都如曹景行当初所说,起到了具体而显著的效果。深切感受到到社区变化的万科正在积极努力,在杭州的其他万科社区,也有了“邻里公约”。一些非万科社区的业主,也在感叹,“我们的素质比良渚文化村村民差么,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公约”。

不过还是有人冷静地评论,从社会学意义上看,这样的公约是否具有复制性,良渚文化村能走多远?村民公约的出台和实施过程中,作为开发商和物业管理的万科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旦良渚文化村全部开发完成,万科可能不会再对社区倾注这么大的精力,那时的文化村怎么办?

“正因为不容易复制,才说明公约探索和良渚文化村独特的价值。能走多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都如此不容易,何况一个公民社会和村规民约的探索?”王群力说。

“万科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小区仍在投入资金进行改造;文化村中还会有不少万科的自持自营物业;整个社区的物业管理,也仍将是靠得住的万科物业”,万科对良渚文化村的未来十分乐观。

更乐观地想,随着村民们自治水平的逐渐提高,总有一天,他们会完全把属于自己的这片地方管起来,万科在社区自治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同行者,而非管理者,村子还是要交给村民自己。

带领记者参观社区时,万科工作人员指着铁板上锈红色的村民公约说:“为什么要用会生锈的铁板来镌刻公约?字迹每年都会模糊一点,迟早会被氧化锈蚀得认不出来,但我们希望,到了那一天,公约已经深植在人们心中,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村约无字,无字则隽永’就是这个意思!”

当正能量开始滚雪球,结果总是乐观的,但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在良渚文化村,村民和万科已经携手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