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错瓶子!误把「碱粽水溶液」当药水喂 女童喝完吐血

▲急诊示意图。(图/记者徐文彬摄)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生活中不少人会因为一时大意而吃错药物,而最近有一名4岁女童误吞碱粽溶液,原来是大人要拿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水时拿错瓶子结果女童喝完吐出鲜血医师提醒,如果误食强碱强酸物品时,千万不要催吐,应该尽速送医,并携带溶液瓶以告知医师。

林口长庚医院儿科急诊主治医师吴昌腾经常在脸书粉丝专页「来讲儿科急诊的543」分享儿科知识,而他25日PO文指出,一位4岁妹妹日前被家长带到儿科急诊,「主诉是妹妹那一阵子有呼吸道感染,正在服用一些药水治疗呼吸道感染,其中有一瓶药水是需要放冰箱的。当天早上8点家属要喂食药物,要从冰箱里面拿药,结果从冰箱取错瓶子,误喂食碱粽水溶液(PH值大于11)5cc。喝完妹妹马上呕吐并口腔疼痛。之后都吐出鲜血!」

吴昌腾说,强碱液体腐蚀性很强,灼伤后的食道开始狭窄,「这一误喝也造成妹妹的食道有一段约5公分紧缩的情形。妹妹必须接受一次次的『食道扩张术』。」

他表示,爸妈在发现小孩强碱中毒后会很紧张,最常发生的不当处置就是催吐。「误食强碱、强酸类物品时,严禁催吐,尽速送医,并将强酸或强碱的容器携带来以告知医师。」

吴昌腾指出,强碱比强酸对食道组织黏膜伤害性更强,喝1口约30西西,就会造成嘴巴黏膜、食道、胃、十二指肠严重溃疡。「食道灼伤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会马上出现,而是要数周甚至数个月。」

他在PO文最后也再次强调,误食入碱性溶液,切记不要催吐,以免造成食道二度灼伤,甚至因此呛到,不良物质跑进肺部形成肺炎,「也不能大量喝水『稀释』或喝牛奶(解毒),除会造成幼儿想吐外,碱性溶液接触到其它液体可能会导致高温,也会对消化道再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