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拟3年汰换保丽龙浮具 问题多

南市要在3年内禁用保丽龙浮具,环保团体表示,可改以PVC蚵棚(如图),不仅减少污染,又符合蚵农需求。(李宜杰摄)

台南是养蚵重镇传统保丽龙浮具易破碎漂流,形成「白色海滩景观海洋废弃物,南市府农业局计划3年内修法禁用保丽龙(EPS)浮具,渔业署去年补助3840万元,以发泡聚丙烯(EPP)、聚乙烯(PE)材质取代超过5万颗保丽龙浮具,但因EPP浮具易破损,同样有污染问题;农业局渔管代理所长俊杰则表示,会再与蚵农沟通。

台南市浅海浮筏牡蛎养殖数量约9000余棚,面积达1400公顷,年产量约5000公吨,产值超过5亿元,目前以安南区安平区、南区居多,过去竹制蚵棚使用期限大约1至2年,目前南市共设有6处海岸蚵棚回收区,市府每年编列920万元经费厂商清除,因数量庞大,仅能逐年、逐步清理。

至于保丽龙浮具污染问题,市府虽计划于3年内禁用保丽龙浮具,但发泡聚丙烯、聚乙烯浮具,仍会形成破碎颗粒,对环境造成污染。蚵农也反映,浮具最重要的就是易绑、不吃水,目前环保浮具仍无法克服这些问题。

台南市牡蛎产业发产协会理事长陈俊安则称,已开发出采用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硬式管材的蚵棚,可承受大浪也可抗轻台,更重要的是使用期可达20年,以成本来计算,保丽龙浮具1颗约130元,改良式浮具(EPP、PE)则约700元,虽然塑胶蚵棚一棚要价约20万元,但可使用20年,建议政府出资购买,由渔会租给蚵农使用。

吴俊杰表示,PVC蚵棚价格昂贵,确实需要逐步推动与调整,若采租赁方式,如何追踪蚵棚流向、如何分配蚵棚都是问题,将邀集相关单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