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新幽谷秘境 鱼池乡「向天圳」假日引人潮

天圳溪谷美如诗画从高雄慕名来访,透过附近农场导览的严姓家族亲子戏水螃蟹,玩得不亦乐乎!(沈挥胜摄)

鱼池东光村向天圳溪谷,山景美、水清澈,还有重量级历史土木史迹、发思古幽情;但社区民众建议,还是要有在地人带路导览比较安全。(沈挥胜摄)

向天圳溪谷拦砂坝池水深及膝,成了小朋友戏水天堂。(沈挥胜摄)

武界引水隧道隧桥「向天圳」壮观美丽。(沈挥胜摄)

向天圳一景。(沈挥胜摄)

中国时报记者在20年前,以水彩描绘、记录向天圳。与前一图比较,清楚显示当时建筑体上并未加设大型水管。(沈挥胜写生画作)

日据时代日本当局利用日月潭发电,筑坝增其蓄水量,并从浊水溪上游开凿1条15.12公里长的武界引水隧道挹注水源;该隧道仅在鱼池乡东光村一小段跨越溪谷、名为「向天圳」的隧桥露出地表,其露头处山景壮观美丽,乡亲称它「幽谷秘境」!

向天圳所跨越的木屐栏溪水质清澈冷冽,每年6月到10月的假日,都吸引不少民众前来戏水;绝大多数是在地人,少数则是附近乡镇的慕名客。鱼池乡公所及东光社区发展协会为维护环境、水源与安全,除树立标示牌提醒,社区志工也常到现场解说和关注。

随着野外踏青活动逐年兴盛,向天圳溪谷知名远播,这几年游客明显增加,以往假日常态约30、40人,目前动辄破百,且逾半是外地人。社区协会除重申提醒环境维护,也呼吁要留意雷雨山洪等较难掌握的天候或环境变动

住所该圳最接近的施光和、施力嘉父子说,1934年启用通水的武界引水隧道及向天圳已经80多岁了,设施里外在台电和社区的管理和关注下维护得很不错。虽然溪谷美、水质清澈吸引人,但还是建议外地游客若要造访,应透过社区协会或附近农场导览才安全。

施光和指出,武界引水隧道、向天圳等大型水利工程深具历史价值;其南侧、西侧分别为标高2000多公尺的水社大山大尖山生态极其丰富;溪流上游还有美丽神秘的翠林瀑布,但因溪谷湿滑、山路错杂,需由在地解说员带路以防迷途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