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娃误吞钉书针 母展开4周看屎人生

1岁4个月男童误食钉书针,最后以手术探查阑尾找到钉书针。(中山附医提供/冯惠宜台中传真)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小儿外科主任谢明谕指出,男童到院经X光检查肠胃道发现一钉书针。(冯惠宜摄)

台中一名1岁4个月大的小男童因肠胃炎就医意外在X光片发现肠道里面订书针,由于有机会排出,医师建议观察四周,妈妈很紧张每天都要观察宝宝便便里有没有钉书针,四周后证实钉书针还卡在阑尾,为避免肠道穿孔才以微创手术方式将钉书针取出,妈妈也松了一口气。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小儿外科主任谢明谕指出,这名小男童,因为肠胃炎就医,照X光才发现肠道里面有一订书针,妈妈回想家里工作经常散落钉书针,也不知儿子是那时吞下的,因医师观察钉书针已从胃部通过幽门持续小肠直肠移动,且没有出现肠道破裂的症状,加上肠胃炎症状已控制,因而建议看看会不会自行排出。

出院后男童妈妈每次孩子便便很仔细检查尿布,希望能自行排出,但等了四周,再回院照X光仍卡在肠道,为避免造成肠穿孔,因而安排手术取出。

谢明谕指称,手术采用传统剖腹探查手术,从肚脐开一个一公分左右的伤口,再将肠道拉出检查、复位,但在小肠完全没发现订书针,在术中X光定位,发现订书针的位置在阑尾。于是将阑尾切除后,在阑尾标本内发现这支打开的钉书钉,牢牢钉在肠壁上。病童术后恢复良好,在手术后隔天就出院,恢复健康

谢明谕指称,儿童异物吞入的案例并不少见,常见异物吞入的年龄在6个月到6岁之间,而最常见的吞入物是硬币,95%的异物都能顺利排出,因此导致穿孔的机率小于1%,所以大多数都是以观察为主,因为大多数的异物会在4-6天左右自行排出,最多4周,如届时未排出就建议手术取出;但若孩子吞的是会吸水的物质像是水晶宝宝、两颗以上的磁铁电池或出现吞咽、呼吸困难或剧烈腹痛则应立即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