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生 看斗笠七十二变

创意设计重新诠释手工斗笠文化,传承珍贵的传统技艺。(图/曾信耀摄)

弥陀漯底社区早年手工编制斗笠兴盛,拥有「斗笠故乡」之名。近年结合一日农夫小旅行和文创设计的元素,翻新斗笠样貌,保留地方的斗笠文化,也为台湾传承快要失传的手工竹编技艺。

漯底斗笠的黄金年代

民国60至75年左右,每年能销售60万顶斗笠。」弥陀区漯底社区总干事李秀金回忆起漯底斗笠的全盛时期,当时还能外销中国大陆成功岭大专集训,每年用掉2万顶的斗笠亦来自于此。漯底旧时地名为「顶厝」,因为销售量大、品质好又耐用,「顶厝瓜笠」声名大噪。

漯底里引进斗笠编制技术已有百年历史,早期仅为里民农闲或捕鱼淡季时的副业,后来需求量变大,盘商台南关庙一带批来更多原料,原本住在隔壁村的李秀金说,「小时候会来漯底向盘商秤竹箨回家加工,一公斤5角,帮自己赚学费。」当时家家户户,从老到小都投入斗笠生产链,完成后用脚踏车载运沿路贩售至台南、屏东一带,一辆脚踏车就可堆叠千顶斗笠。

民国75年后,塑胶制斗笠大量生产,挤压手工编制市场,逐渐无法与机器争量,产业开始没落,现在市面上的手工斗笠,多来自人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或中国大陆。

为了留下老一辈的共同回忆,总干事李秀金筹备斗笠文化展示馆,展出漯底的历史文化,也陈列漯底斗笠的创意新生。(图/曾信耀摄)

传承与创新

手工斗笠的原料是桂竹,从剖竹蔑、处理竹箨、编制斗笠胎、绑竹箨、硫磺烟熏,步骤繁复,尤其竹编技艺考验真功夫,即使是熟练的妇女,做好一个斗笠胎也需要4~5小时。

102年,李秀金接下社区总干事的职务,发现社区中会手工编制斗笠的耆老越来越少,为了保留这项文化与技艺,在社区活动中心二楼,筹设斗笠展示馆,邀请耆老开课传授制作,培育在地种子。志工为我们示范苦学多时的编织技艺,只见双手灵活飞舞,杂乱无章的竹条,逐渐形塑成立体的镂空斗笠胎,手法快得令人瞠目结舌。

传统加入创新元素,才能让斗笠从农村时代的实用角色,变身吸引年轻人的文创商品。李秀金和社区妈妈们积极开发斗笠的变化型,缩小尺寸的可爱小吊饰,镂空斗笠胎制成灯具,或以彩绘黏贴花布展现斗笠的新美感,此外,竹编工艺还能运用于编制竹篓杯垫、遮光帘等。

在孙阿姨指导下,一步一步学习缝竹箨,才知道每顶手工斗笠都不容易。(图/曾信耀摄)

缝制斗笠大挑战

自去年开始,漯底社区配合农委会的一日农夫体验活动,开发各种有趣好玩的手作课程,包含做泡菜、挤鱼丸等,其中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就是斗笠DIY,尝试自己缝绑竹箨,或体验简单版的小斗笠花布创作

难得拜访漯底,我们志气高昂地挑战绑斗笠。孙阿姨耐心讲解示范,指导我们缝竹箨同步在笠加框、整编竹箨并用塑胶环固定、铁环压制成型、最后以尼龙绳交叉绑好斗笠,平常只会敲键盘的手,拿起针线就是笨拙,从前漯底孩子几分钟就完成的工作,我们花上一个钟头,最后还是在孙阿姨的协助下才完工。捧着第一次缝制的斗笠,不仅有满满的成就感,对这项传统工艺又多了一份敬意。

小斗笠变身吊饰,大斗笠制成灯罩,或是使用不同材质进行斗笠主题创作,漯底社区积极发展出斗笠的各种可能。(图/曾信耀摄)

(本文摘自《Takao乐高雄》2020/10 NO.10)

《Takao乐高雄》2020/10 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