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沉重的两颗星 政战局长闻振国被惩处的背后

政战局长振国记过2次处分。(图/记者杨佳颖摄)

文/陶本

宪兵疑似违搜事件军方做出惩处,政战局长、中将闻振国担起责任,记过两次,共14人遭处分。面对朝野舆轮掀起的巨浪,他或许只能感叹「民怨如水,宜疏不宜堵」,但肩膀上的两颗星星此时却显得格外沉重。

据了解,闻振国本来不太情愿接任局长职位,或许有人会质疑「有官做,怨从何来?」但该职位前身是上将职缺的「总政战部主任」,是故总统蒋经国都坐过的位子,只是在近几年组织调整、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被降格为「中将政战局局长」。就升迁来说,在政战之途踏入死胡同,算顶到天花板,上将梦碎。

接近闻振国的人士透露,他是位高度信任下属的长官,很乐于放手给底下人发挥。就本次宪兵事件,今年一月闻振国甫接任局长,底下各处卯起来表现争宠,刚好军事安全总队、保防处发现有案子能办,所以见猎欣喜,但在发现自己没有司法警察职权后,最后只好找宪兵帮忙。

根据国防部的说法,在保防处发现案件后,召集国防部法律事务司、保防处与宪兵召开专案会议,由处长赵代川少将主持,与会单位及人员,包括:法律事务司、军事安全总队、台北宪兵队等单位代表共9人,会议中本来要向检察官申请搜索票,但会议结论称此案可能涉及贩卖军品不法,甚至有机密资料外泄之虞。所以依国家情报工作法及国家机密保护法规范成立专案,由保防安全处指导军事安全总队、台北宪兵队实施调查

▼政战局长闻振国记过2次处分。(图/翻摄自东森新闻

妙的是,这起搜索案到底是谁下的令?迄今没有人站出来,唯有赵代川在记者会上承认自己的确有任务「发动权」,但也强调并没有直接命令宪兵的权责

面对排山倒海的究责巨浪,闻振国身为政战单位最高级长官,最后只能出面承担,以「未尽督导之责」吞下两支记过。

替闻振国抱冤的人当然有,但身为长官没有善尽督导、过度信任下属,出身新闻科系背景却嗅不到舆论影响力穿透力,甚是没有察觉在政权交接之际,可能让过去的历史与外省本土情节可能被过份连结,在宪兵案必须有人出面交待的情形下,他想全身而退显然也是缘木求鱼

不过,现在的闻振国还不致于丢官,刚上任还不到3个月,加上国防部长高广圻过去同为海军旧识,对他的行事风格、工作能力有一定认识,肩膀上的星星虽然沉重,但至少还不会沦为「流星」,只是已经调离现职调查的保防处长、少将赵代川与台北宪兵队长、上校吕正芳,可能就没这么幸运。

●作者陶本和,现任《ETtoday东森新闻云》要闻中心记者。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