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合现实接地气 教育影剧动人心

电影学区房72小时》聚焦学区话题。(取自豆瓣网)

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剧照。(取自豆瓣网)

今年大陆暑期档有一大批教育题材影视作品上架,不约而同的都将焦点聚焦在教育问题,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诠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描绘出孩子家长共同的成长过程;电影《学区房72小时》聚焦学区话题,《银河补习班》则在探讨父子关系家庭教育,这些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引起观众共鸣。

近期多部具有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以青少年与家庭关系、现代社会议题主轴,摆脱了以往电视剧残酷青春校园爱情窠臼,以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反映出大陆家庭「教育焦虑」的状况,这些教育题材的剧作受众非常广泛,因为内容都是真实发生或是可能发生的社会现实,借由教育这一众多家庭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走入观众的内心

内容多为社会议题

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对于「留学」有深入的探讨,为有留学想法的家庭提供了参考的范本,该剧将焦点放在「留学低龄化」的热潮,包括陪读问题、孩子教育成长问题等。导演姚晓峰说,作为一个父亲,我也是留学故事主角,剥开留学生活的美好外壳,揭露现实生活本质,是我们的创作初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也表示,留学对年轻人是一大考验,此剧中涉略许多留学生会面临的议题,在这部剧里都有很好的呈现。当观众发现自己最关注、了解的话题被放入影视剧中,引起的讨论力量传播效果就非常大。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王婧说:「只有讲述真实又接地气的故事,才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触动观众。」教育题材的影剧之所以能让观众埋单,是因为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题材更贴近生活,是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社会最关注的一大议题,观众在看剧的同时也能看到某些类似自己发生的状况并得到一些经验。也有网友表示,这类的剧作让他们非常「揪心」,因为剧情总是抓着他们的痛点,想不被引起共鸣都很难。

诠释家长的焦虑期盼

文化学者周逵说:「创作应该抛开剧情中的既定思维模式,好的影视作品就像是一面镜子、一个万花筒,把目前社会上关于教育的问题通过不同侧面、不同人物、不同故事反映出来,从教育话题出发,但不止步于教育话题,这些高热度的电视剧,呈现出大众最关注的话题,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发展状况。」

利用真实故事事件铺陈,避免套路与不必要的剧情,并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中,重新诠释家长对教育的焦虑与期盼,并保留问题给大众反思,是教育题材影剧呈现的一大重点。在「教育题材」风潮不断升温之际,影视作品应如何回应观众期待,如何反映社会现实,未来将会是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