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3位 韦烟灶获「杰出台湾文献研究奖」

韦烟灶(右二)教授从小居住在新竹市港南里,现任职于国立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新竹振道记者蔡文绮/新竹报导

每3年1次的「杰出台湾文献奖」选拔,竹市今(106)年度推荐国立师范大学地理学系教授韦烟灶,荣获4大奖项之一「杰出文献研究奖」,更是全国仅3位的获奖者之一,新竹市长林智坚今(1)日颁赠奖座予以表扬,感谢韦教授长期对新竹地区历史地理及人文研究的贡献

韦烟灶教授从小居住在新竹市港南里,曾担任新竹市光华国中教师,现任职于国立师范大学地理学系。韦烟灶教授为竹市文献小组委员会委员,特长领域为乡土地理学,尤其是客闽族群互动关系研究议题上着墨甚深。

韦烟灶教授著作聚焦新竹至北台湾,结合地理观察与历史探讨分析,提出多项细微独到、掷地有声的创新观点,兼具区域发展宏观社会文化切面的微观角度,为大新竹区提供珍贵的乡土教学资源。自2004年起发表相关著作4本、论述研究及发表的期刊文章合计超过百余篇,成果丰硕有目共睹,为新竹地方史地研究贡献良多,荣获「杰出文献研究奖」实至名归。

林智坚肯定韦烟灶教授荣获「杰出文献研究奖」,此外韦烟灶教授在就读新竹中学恩师德南老师,103年也荣获此殊荣,堪称「名师出高徒」,让新竹市二度获得此奖,是新竹之光;他也表示,担任市长后有机会拜读张德南老师的著作,更加了解新竹的文化历史,收获良多。

林智坚表示,明年为开竹300年,市府将举办一系列嘉年华及追根溯源活动,更邀请韦烟灶教授,担任竹市文献委员会明年推出的300年文献特辑专刊主编,盼让下一代能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唤起市民对这座年轻古城的认同与骄傲。

在众多出版著作中,2013年由文化局出版的《与海相遇之地:新竹沿海的人地变迁》,韦烟灶教授探讨土地与人的关系,更表达他对家乡的情谊,他说,新竹沿海土地变化剧烈,海埔地随时间增加土地,居民也能采「多元维生方式」,从事盐田渔业海水养殖业等,居民不须迁徙便能养家活口,从小他便在小康环境长大,长大后虽到「台北国」工作,但仍对家乡有深刻的依恋,朋友口中的「飞沙走石」九降风,是他心中家乡的味道,盼透过此书表达家乡情怀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杰出「台湾文献奖」选拔,国史馆台湾文献馆每3年举行1次,今年第6届,共分为杰出文献保存奖、文献推广奖、文献研究奖和终生文献贡献奖等4大奖项。今年除终生文献贡献奖从缺之外,全台仅3位得主,分别是杰出文献研究奖的韦烟灶教授、杰出文献推广奖的庄永明先生及杰出文献保存奖郑锦宏先生。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与海相遇之地:新竹沿海的人地变迁》一书,韦烟灶教授以「十五年磨一剑」的意志,深入浅出谈论从清代、日治时代到现代,新竹市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变化,汇集雕琢出版成册,并于次年荣获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学术性书刊佳作佳绩。扎实丰富的研究精华,2016年更获邀收录《台湾史研究名家论集》中,彰显出其对台湾历史地理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