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以上老屋「每5间就有1间」 学者叹:短期之内结构难改变

台湾市容老旧,都市更新迫在眉睫。(图/记者李毓康摄) 记者叶佳华台北报导

根据内政部统计显示,截至今(2017)年6月底为止,全台40年以上老屋比起去年底的160万宅,暴增19万宅升至179万宅,比例整体住宅总数的21%,等于40年以上老屋「每5间就有1间」的情况。对此,学者认为,这样的住宅屋龄结构短期内不容易改变。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台湾总住宅数量为853 万9,849宅(超过7成集中于六直辖市),较去(2016)年同期增加1.12%,其整体平均住宅屋龄为29.56年,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8.91年,约增加0.65年;但若以2009年平均屋龄的24.14年来看,则又老了5.42年。

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教授建文表示,台湾每年住宅总数量约860万栋,但每年新盖房子仅约8~12栋,也就说每年新盖房屋仅占整体住宅存量的1~1.5%,因此造成40年以上的老屋持续增加,「目前看来,要让房屋屋龄结构改变真的不容易,因为存量真的太大了。」

彭建文指出,若要改变房屋屋龄结构的方式,必须一边增加新房子、一边进行老旧房屋更新,尤其在都市精华闲置空地,应优先鼓励兴建。但他提到,目前都市更新速度缓慢,政府公权力并未真正落实,而都市更新奖励制度也不够明确及稳定,造成都市更新一拖再拖。

都市更新出现僵局,除了政府公权力介入不够之外,彭建文也认为,政府并没有特别针对实施者也就是建商门槛条件加以规范,「都市更新案的建商应该要比一般建案的建商条件还要高,因为需要与民众进行沟通、协调,如果不规范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民众不相信实施者。」

另外,彭建文补充,当民众若与建商产生争议后,现有机制应有第三方公信力单位居中协调,并且站在中立的立场厘清事情真相,「了解到底是建商问题,还是民众狮子开口」,他认为,若还是有所谓的「钉子户」出现,政府就应该强制处理,如此才能加速都更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