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联中元广告发酵 中研院研究员追溯普渡促进族群和谐历史

全联7日晚间悄悄引发热议中元广告重新上架,并且一次PO出3人完整版。(图/翻摄自YouTube/pxmartchannel)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全联今年中元节广告疑影射「陈文成事件」惹议下架,但7日晚间却又悄悄重新上架,并且一次PO出3人完整版,而3个角色分别是受日本教育日语妈妈、操外省口音眷村伯伯以及讲台语的知识青年,据全联说法,这样的人物设定是希望「无论什么背景、出身,都能一视同仁地得到爱与包容」。撇开争议部分,针对中元普渡中研院研究员富士在7月推出的新书《小历史──历史的边陲》提到,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利用普渡来「促进族群和谐」,可以追溯到清代。

林富士在《小历史──历史的边陲》一书的《想我七月半的好兄弟们》文中提到,清代噶玛兰地区(今宜兰一带),官方曾利用普渡来「促进族群和谐」。当时汉人原住民杂处,再加上各地移民先后拥至,造成各族群之间冲突频繁。此外,东北角一带,地震台风山崩海难豪雨所造成的灾害又接连不断。因此,自汉人入垦以后,死难于族群冲突和天然灾害的人数相当多。

为了化解各族群间仇怨,当时的噶玛兰通判(相当于宜兰县长姚莹便在道光元年(1821),利用秋季祭厉(有如今日中元普渡)的机会,召集文武官吏三籍(漳、泉、粤)汉民、原住民共二千多人,大家共同祭祀当地开辟以来的死亡者。祭厉之后,姚莹又使汉民和原住民互拜,并为他们陈说和睦之道。

林富士在文末感叹,时代不同了,许多当前的社会问题不能仰赖官方「祭厉」或「普渡」来解决。但是,清代的台湾历史仍是一口警钟,提醒我们在这座岛上,已经有太多的族群冲突,有太多的官民对抗,有太多不必要的死难,有太多凄楚的孤魂野鬼,有太多的冤魂怨灵,等待「超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