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仿生竞赛 台湾海选5月16日截止

全球仿生竞赛台湾海选海报。图╱台湾经济研究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提供

中研院研究发现2020年夏天没有台风带来降温效应,台湾发生史上最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小琉球最严重,其次为东北角及垦丁,东北角珊瑚群聚更是有纪录以来首度白化。白化是珊瑚死亡的警讯珊瑚礁海洋热带雨林,肩负着涵养整个海洋生态发展的重责大任,那么海洋有多重要?

地球表面有71%是海洋,占97%的地球水量,海洋吸收了气候系统中90%多余的热量,调节地球上大部分的天气系统,为地球生物打造合宜的生存环境。全球有超过30亿的人口以海洋鱼类做为重要的营养(蛋白质)来源,永续的生产消费方式关系到人类还能不能「年年有余(鱼)」?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20年全球渔业双年报告,捕捞与养殖渔业的产量在2018年达到高点,约1亿7千9百万吨,其中的87%作为人类消费(供应平均每人每年20.5公斤的海鲜消费量),12%则做成养殖饲料或榨取鱼油使用。

不过,渔业资源中有近三成五遭到过度捕捞,而且全球的渔获有1╱3在上桌前就遭到浪费,包括扔回海里(混获或因鱼体太小抛弃)和来不及使用就腐烂(缺乏渔获保鲜知识或设备)的情况。

养殖渔业的扩大,也有可能带来水体污染(例如饲料中使用化学药剂)或对于环境的伤害(例如超抽地下水导致地层下陷)。

2021「全球仿生设计竞赛~台湾海选」的特选子题之一,科技部社会需求计划征求「海洋生产与消费」的解题高手参赛者须从整个食物供应体系来思考,锁定解决哪一个环节的问题、甚至是贯穿整个供应体系的永续商业模式

目前,国际间订定永续的捕捞原则、或增设海洋╱珊瑚礁保护区禁渔以涵养生态、创新捕捞方式或改良养殖方法、精进食品加工技术或包装方式降低污染、确保食物不浪费或能循环利用等,从各种环节中找出更为永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

珊瑚礁之所以能支撑1╱4的海洋生态,重要的原因是珊瑚礁建构物种互利共生的模式。珊瑚虫透过堆积碳酸钙形成骨骼,再累积组成珊瑚礁,珊瑚虫里有共生藻光合作用,所得到的养分也会提供给珊瑚使用。

珊瑚礁也能提供其他生物的栖地,当「社区」愈来愈热闹,每一种生物各司其职、互相利用地进行生产与消费,形成生生不息的生存模式。我们有无可能创建出与海洋互利共生的食物供应体系?

迈入第七年,「全球仿生设计竞赛~台湾海选」至今累计来自全台超过180个大专院校科系团队、近650位参与者,去年台湾更有两支团队入围全球赛前十大,获得被投资创业的门票!2021年度特选子题在科技部、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新北市政府农业局交通局、环保局与秘书处的支持下,邀请大专以上的青年或新创团队一起来解题。

台湾海选预计于2021年5月16日(周日)23:50截止收件作品进入台湾海选决选之团队皆可参与「仿生共学咖啡馆」活动,接收最新仿生设计资讯,并由专家辅导团协助作品进行优化,以利进入世界赛,台湾海选前十名团队豁免世界赛参赛费用。

全球仿生设计-台湾海选竞赛办法详见官网:www.biomimicrytaiwan.org最新公告或https://reurl.cc/GdnD6y或电02-25865000#526台湾仿生科技发展协会秘书长江佳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