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光电董事长陈建良:化合物半导体 乘5G起飞
工商时报面对面
陈建良小档案、全新近十年营运表现、蜂巢式车联网四大场景 全新光电董事长陈建良接受本报专访,分享公司未来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布局及策略。图/王德为
全新光电董事长陈建良2020年6月接任董座,不到一年的时间,带领公司全年营收突破历史新高,单看砷化镓(GaAs)的市占,也已超越全球三五族磊晶厂龙头。他说,车联网C-V2X正是万物联网的先行者,LiDAR(光学雷达)与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齐成长,加上低轨道卫星、大小基站交织出5G联网,让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乘风起飞。
「万物联网时代已经开始」所言不假,陈建良表示,近年车款普遍配备电脑、CPU(中央处理器),为符合行动通讯需求,车用PA(功率放大器)必不可少,对砷化镓产业来说,就只是将手机用PA延伸出来放到车用,技术早已到位。随5G世代来临,加上车市复苏,看好车用PA的使用量的爆发,将较车用LiDAR早一步看到,也成为手机外的另一个战场。
陈建良指出,C-V2X仰赖车用PA与各单位交换即时讯息,如连结号志灯、煞车提醒、远距诊端车况等。现阶段与地面上的人、车连结,未来随低轨道卫星、星链计划,发展将扩及太空,借以弥补地面5G大小基站的死角,而这些都有机会在可见的未来发生。
打通C-V2X 行车更安全
C-V2X可说是自驾车世代的前哨站,无线通讯射频元件寡占的IDM大厂包括Qorvo、Skyworks、Avago等都已切入。唯有打通C-V2X,再进一步搭配感测工具来避免车辆间的碰撞,才能建构更安全的行车环境。自驾车领域为各家必争之地,除了特斯拉(Tesla)使用「全自动驾驶(FSD)」软体外,多数专家仍认为,LiDAR是实现自动驾驶最好的感测工具,相关供应链依旧磨刀霍霍。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地区新汽车法规2021年全面上路,规定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车都必须要配备11项安全车载系统,包括紧急制动、防碰撞安全玻璃、智能车速辅助、车道保持辅助、侧撞防护、倒车影像、紧急停车信号等,车用LiDAR将因此成为大赢家。
陈建良指出,目前LiDAR有两种技术,一是边射型雷射(EEL)在全新是成熟持续出货的产品及技术,另一是面射型雷射(VCSEL);就VCSEL而言,以一片6吋晶圆来说,约可切出1万颗晶片,最多可供1万支手机用,但因车用所需功率较大,可侦测距离更远,使用面积较大颗,仅能切出数百颗,而一辆车需要2~4颗甚至更多颗,也就是说,一片6吋晶圆仅可供约百辆车。
晶片需求增 供应链扩产
目前全球每年生产约一亿辆汽车,其中有三成、约3,000万辆与自驾相关,平均下来一个月约有2、3百万辆的产出。由这些数据交叉估算,对晶片需求之大可想而知。「这块领域很吃产能」,陈建良预期,用量在2022~2023年就会看到明显放大,相关供应链启动扩产的原因不言自明。
全球车用晶片需求孔急,甚至动用国家力量向台湾求救众所周知,而针对其中三五族用量,据陈建良所言,目前全球磊晶主要采用机台MOCVD总量或许尚可应付,但产出量仍恐有不足的危机。随自驾车、物联网趋势成型,未来无论是车用PA或LiDAR,用量都将相当可观,化合物半导体挟物理特性的优势扮演其中要角,氮化镓也因此被视为砷化镓后的继起之秀。
车用领域 打入欧洲车厂
不论手机、自驾车或低轨道卫星,化合物半导体因产业技术特殊,一旦切入供应链则不易遭替换。以全新来说,在车用领域布局逾三年,已打入欧洲二大Tier1车厂,将搭5G联网乘风而起,朝新里程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