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别乱贴心理学标签

每次社会发生重大治安不幸案件,一些媒体总喜欢引用心理学者的看法,以为两者是相干的,而且是对症下药的,其实并非是如此。

以这次北投文化国小女童被随机割喉案件为例,许多媒体又再一次地遵循传统,归纳出所谓「犯案者的人格特质」,追究其阴暗面。这样做,不但对预防犯罪无益,反有乱标签之嫌,徒然制造出更多的社会乱象而已。

这次的凶嫌被归纳为反社会型人格,于是他们的邻居、同学以及过去服务过的社区,又陆续传出一些属于穿凿附会性质的看法,落井下石,好像一个人犯案是可以预先察觉似的。

有些计划型的犯案确实可以预先察觉,但前提是,观察者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与犯案者互动,得到对方信任,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像郑捷案就是。一般性的观察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弄得人心惶惶,看似在解决问题,其实是在制造问题。

在心理学的领域里,社会科学家根据长期所搜集到的案例,归纳发展出各式各样的人格理论企图界定和探索个体生命风格以及性格之中的常规,落实在应用的时候,常常会带来破坏性影响

因为从大的宏观架构区分类型,固然可以看出同一类型者的共通性,但往往忽略了个体间更多的差异性,而那些细微的差异性,通常才是造成是否犯案的最主要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