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女性不爱穿内裤!风一吹就看光光却「无法可管」

▲从前的日本人,并没有穿内裤习惯,更何况是穿胸罩。(图/路透

作者:中野绘者:杨家昌摘自:创意市集裸体日本》

●精选书摘

在「禁忌的房间」故事里,当男性违背约定想要一探究竟时,女性便化身为黄莺飞离现场。在现实社会中,若男性想要偷窥遮掩的裸体,女性就会更严密地遮掩裸体。这是当女性开始穿上内裤后,就会想要再遮掩内裤的现实。

从前的日本人,并没有穿内裤的习惯,更何况是穿胸罩。当时男性的标准穿着是裈,女性是腰卷,但女性即使穿上腰卷,在某些场合下还是会被别人看光光。一八九五年(明治二十八年)出版的《Shocking au Japon》中,法国画家比戈提到:「各位不妨在刮强风日子外出散步,这时候就会在日出帝国看到『升月』景观,各位应该懂我的意思。」根据清水勋的解释,在法文俚语中,月亮就是指「臀部」的意思。比戈所指的就是,在风大的日子走在街上,日本女性的臀部看得一清二楚。女性不穿内裤的习惯持续很长的时间,在中间的过渡期,曾经流行穿「都腰卷」;都腰卷是用毛线编织成筒状贴身裙,与一般的腰卷不同之处,在于前方没有开口,因此比较接近穿上的感觉,而非缠绕、绑起来,近似于裙子,属于日式西式合璧的内裤。

过了明治时期,在一九一九年(大正八年)五月,可见御茶之水附属女学校强制要求全体学生穿上衬裤(下穿/drawers)的报导。新闻写道:「女学校开始推广穿衬裤运动,开创先例。」提倡穿衬裤的教师指出:「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女性几乎都有穿衬裤,但乡下普及率都市来得低。(中略)由于衬裤就是文明社会的代表,本校从四月开始尽早实施穿衬裤运动。」

女学校的作为,反映出校方醉心于欧洲各国高度文化的事实,并加以仿效,就跟过往明治政府所实行的裸体镇压政策相同。唯一的不同,只有实施主体为政府或学校的差异。然而,据说有百分之九十的女学生从女校毕业后,就回归到No Draw的生活。No Draw就是No Drawers,也就是不穿衬裤,是当时广泛使用的词语之一。就像是现代人常说的No Pants,可说是衍生用语

天灾是造成内裤普及的原因之一,例如一九二三年(大正十二年)发生的关东地震,当时在关东发生芮氏规模七.九级大地震,造成约十五万间民宅焚毁,约十四万人死伤及失踪。地震发生后,日本女性深深有感,身穿和服不仅造成逃生上的不便,而且会因此露出身体,显得相当狼狈,因此许多人开始提倡女性穿着西式服装,并强烈主张在和服的内层,应穿上内裤。

日本公家机关也开始认识到穿着内裤的重要性,由「生活改善同盟会」开创先河,该组织是在文部省的赞助下所设立,其成立目的为强化日本人食衣住行社交礼仪等改善生活层面。

▲生活改善同盟会制作的宣传海报,上头写道:像是「发生地震时、洗衣服时、刮大风之日、防止色狼及保护贞操、走在上面时、搭乘电车时」,称如果没有穿上内裤,就会发生令人害羞的情形。(图/创意市集提供)

明治政府曾立法禁止人民裸体,但对于穿内裤这件事情,并无法用法律来规范。女性虽然没有穿上内裤,但至少开始遮掩裸体了,至于如果因为没穿内裤而被问罪,似乎过于严苛。不过,当时的日本依旧存在像是比戈等外国人的视线,因此政府才会设立相关团体,实行穿着内裤运动,也许这幅宣传海报就是当时用来提倡穿内裤运动的方式之一。

因此,虽然政府相关团体与新闻媒体提倡民众穿上内裤,但大部分的女性并没有照做。针对内裤不受女性欢迎的理由,风俗史家青木英夫指出:「衬裤与腰卷等内衣的性质不同,由于是紧贴肌肤,对于以往习惯身穿和服的女性来说,是未曾有过的体验。而且衬裤只是用来保护局部身体,对于女性而言一定会有所抗拒。」

女性也有相同的意见,鸭居羊子在一九五○年代从新闻记者转型为内衣设计师,其研发的商品广受欢迎。她提到:「因发生关东大地震,日本开始有人提倡在和服里面穿上衬裤,但多数女性并没有因此穿上衬裤。这是因为衬裤与腰卷不同,是紧贴着身体跨下、臀部、大腿部位,会产生特殊的刺激感,让人感到不知所措。女性并不了解穿上衬裤,是为了保护身体的局部部位,反而感觉是在冒犯私密部位,因此羞于身穿衬裤。」换言之,不仅是穿上衬裤的体感,穿上衬裤的行为,还会造成道德上的自卑感。以上为女性发自内心的想法,因此更有说服力。

★本文经创意市集授权,摘自《裸体日本》★裸体很丢脸?羞耻心是什么?该在意外国人的眼光吗?★当裸露风俗遇见文明开化,日本人的新时代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