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新冠病毒 中研院院士赖明诏为医师讲课
文/林佳予
自2019年底开始爆发新型肺炎冠状病毒(COVID-19),至今全球已有超过三千四百万人确诊,死亡病例数超过百万,除了造成医疗资源过载,也严重破坏经济、交通与社会秩序。
小小的冠状病毒究竟有什么能力,可以传播地如此快速,又对人体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研究冠状病毒数十年的中研院院士赖明诏在2020国际人医年会分享「认识新冠病毒」。被称为「冠状病毒之父」的赖明诏院士笑称:「我不是冠状病毒之父,因为冠状病毒也不是我生的,冠状病毒就像是我的好朋友。」赖明诏院士说,先和病毒做朋友,了解它们,才能学会和平共处。
2020年10月2日是全球人医年会的第一天,因为国外疫情仍处在严峻的状况,许多国家的人医会医师利用连线的方式参与人医年会。本次会议包含两百多位实体到场与一千多位连线参加的学员。
过去几个月来只要提到冠状病毒,人人闻之色变。其实几乎各种动物都有冠状病毒,而人类和动物的冠状病毒可以相互感染是因为有蝙蝠作为中间宿主。新型肺炎冠状病毒SARS-CoV-2虽然不像其他病毒一样有血凝素酯酶在膜上协助入侵宿主,但它具有自然界最长的RNA,高达三万两千对碱基,也因为RNA高变异性的特质,让新冠病毒更容易生存与传播。
关于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赖明诏院士分享,对病毒来说,膜上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像是钥匙,一旦结合到细胞膜上的受体,病毒就可以进入细胞,利用细胞内的工具繁殖。
因此,棘蛋白决定了病毒可以感染哪一类型的细胞。而新冠病毒的棘蛋白的受体是细胞表面的ACE2,一种和心脏血管有关的蛋白,表现在肺,肾,肠,口腔,所以这个病毒可以感染体内很多器官。SARS的受体同样是ACE2,但是新冠病毒对ACE2的附着力比起SARS强好几倍。当病毒进入人体,会有二到十四天的潜伏期,症状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有些重症个案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并进展至严重肺炎引发器官衰竭或休克。
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则是透过咳嗽,喷嚏及接触。由咳嗽或喷嚏产生的泡沫,可传播一公尺远。而在环境中,病毒可存活约六到七小时,甚至更久,因此保持适当社交距离且常用酒精消毒有助于防止病毒传播。
由于病毒的变异性高,赖明诏院士提醒,病毒的变异性也可能会改变病毒毒性或疫苗的效用。最新研究发现当病毒棘蛋白的第六百一十四个胺基酸从天门冬胺酸(Aspartic acid)变异成甘胺酸(Glycine)时,病毒附着力不变,但每个细胞产生更多的病毒,新病毒株SARS-CoV-2 G614很快便成为主要的Covid-19病毒株。这样的研究成果证明RNA变异造成的影响不一定是毒性强弱,也可能影响到病毒的传播力。
对于新冠病毒的诊断,赖明诏院士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是以聚合酶链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测定病毒的RNA、测定病毒的蛋白质以及测定病毒的IgM和IgG抗体。这么多测定方式中,赖明诏院士说:「筛检方法的灵敏度(sensitivity)与特异度(specificity)没有共通的标准。」因为如此,常会有伪阳性的案例出现,且会出现无症状的隐性带原者没有被检验出来,在外面成为超级传播者。
赖明诏院士也说,从新冠病毒的抗体检验结果中,除了可以知道受检者是否有感染过病毒,也可以了解社区的感染程度,甚至可以收集愈后血清用来治疗其他患者。
对于最夯的「疫苗研发」议题,赖明诏院士说明其中原理。疫苗的目标是让身体产生可中和病毒棘蛋白的抗体,以阻止病毒附著于细胞的受体。因此,如何把棘蛋白送到免疫系统是最重要的课题。
赖明诏院士介绍目前的疫苗研发情况,主要分为几类,包含用被杀死或毒性较低的病毒或用基因工程表现棘蛋白做疫苗。然而,虽然投入了大量资源,疫苗研发要走向量产仍面临许多问题。
在众人引颈期盼疫苗赶快问世,让人类的生活可以恢复正常时,赖明诏院士说:「COVID-19的未来,不会消失。」将来的新冠病毒,可能会像流感一样季节性流行,且病毒变化的速度远大于人类可以反应的速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戒慎恐惧的心,尊重生命,学会与病毒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