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警戒满月/侯友宜铁腕探长风格不变:慎防第二波大海啸

新北市长侯友宜。(资料照/记者林敬旻摄)

记者罗婉庭/新北报导

国内疫情自5月13日爆发大流行后,中央15日即宣布双北三级警戒,并且于5月19日扩大为全国三级警戒,历经1个月后,双北每日确诊人数已控制在两位数。即便如此,新北市长侯友宜维持一贯「料敌从宽御敌从严」的风格,强调目前新北市没有解封的条件,若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第二波大海啸。英国变种病毒疫情来势汹汹,朝野政治口水也泼得凶,国内本土案例已攀升至12680例,而538例确诊者死亡中,新北市就占了全国的5成。因此,有人将矛头指向新北市长侯友宜,认为比起医界出身的台北市长柯文哲、高雄市陈其迈台南市黄伟哲,质疑警察背景的他「不懂公卫」,才会造成新北疫情如此严峻。事实上,这段时间,侯友宜背后有2大专业团队支撑,从科学、医学角度给予协助,他尊重并接纳团队意见,果断采取严厉又快速的防疫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针对高风险区域划出热区加强检测,找出大量隐性染疫者,透过阻断传播链,对于疫情控制有具体成效。

时间回到三级警戒实施之前,侯友宜率先于5月12日即关闭八大行业、网咖、电子游戏场、公有文化场馆、图书馆、活动中心、国民运动中心;在15日升三级警戒后,他立即关闭所有风景区、主题乐园旅服及游客中心、夜市及宗教寺庙,并由新北市部立台北医院新北联板桥院区后盾,针对有症状高危险区域开放免费筛检。

▲受新冠肺炎严重影响,市府宣导民生必要店家自主停业。(图/记者林敬旻摄)

5月17日,侯友宜与台北市长柯文哲达成共识,针对公私立高中职、国中小、幼儿园、补习班及课后照顾中心,宣布18日起至28日停课。隔日,侯友宜率全国之先,规定外出不戴口罩即开罚3千至1.5万,不久后也宣布关闭辖内6百多处公园、凉亭设施全面封闭,避免群聚。

广筛政策上,双北共同宣布停课两周的同时,侯友宜于板桥开设了第一个社区筛检站,19日再成立永和耕莘医院部立乐生疗养院土城医院等3个快筛站,接着21日、22日陆续增设中和新店、辅大社区及三重筛检站。由此可看出端倪,板桥、永和、新庄、土城、中和、新店是新北市疫情最严峻的区域,也就是后来实施强化三级警戒「热区」。

随后,侯友宜在5月23日于板桥、中和成立了第一个「热区防疫中心」及「机动筛检站」,启动强化三级措施、高密度巡逻、高频率消毒,接下来的2周,侯友宜接连于三重、新庄、土城、永和、新店等地区实施,为将来可能的扩大管制(封城)做实战演练。至今新北已有39处筛检站,总筛检量高达79420人,筛出1093例隐藏于社区中的确诊者。

在民生店家部分,侯友宜于5月20日提出,量贩店、大卖场、超商、传统市场等,一律禁止内用,全面改外送或外带,也不可贩卖无完整包装的熟食;餐饮内用之营业场所全面停止内用,一律改采外带或外送等。

▲新北社区快筛站持续加大筛检量能。(图/记者汤兴汉摄)

由于职场染疫比例为16.83%,除了广设社区筛检站外,侯友宜也在6月7日推动268家位于高风险区的100人以上企业,启动企业快筛政策,并公告相关防疫措施,包括暂停开放非必要公共区域、提供个人用餐空间等措施,违者一律开罚。

而团队在各项措施进行下,也同步进行科学化分析,因为新北市29个行政区中,板桥确诊个案数最多,其次为中和,因此板桥联医最早成立社区筛检站,再搭配公卫防疫措施(NPIs)实施程度由30% 提升至50%,有效再生数(Rt)也从4降至2.9。5月23日新增板桥联合医院「机动筛检站」并在疫情热区成立「热区防疫中心」,启动为期3天的强化三级防疫措施,而有效再Rt值亦从3.18降至0.69,对应之NPIs实施程度达到88%。

因此,尽管市民被迫低度活动,难免产生怨言,侯友宜仍坚持实施一连串快、狠、准的防疫措施下,板桥区目前NPIs实施控制程度超过95%,且Rt值已经小于0.3,即代表区域内疫情因为高度的公卫措施已有效控制。

对于新北市这一个月下来的整体防疫作为,权威公卫专家陈秀熙认为,新北市疫情发展较台北市晚1至2周,然而在侯友宜即时公卫防疫措施下,有效地将板桥及中和疫情控制住,对于阻断社区隐性感染,已足以成为台湾公卫防疫措施示范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