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or踏青后身上有焦痂 小心是「杀人恙虫」爬上身!
距离清明节剩不到1个月,很多人抓紧时间提早扫墓,不过到户外、山区要格外小心了,可怕的「恙虫病」就潜藏于周围,若不幸被叮咬可能出现持续高烧、头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研究检验及疫苗研制中心科长王锡杰曾指出,感染后未及时治疗,致死率达6成。
台东县卫生局疾病管制科提到,恙虫病对台东县民众而言,是个再熟悉不过的传染病,2015年全台共确诊495例,其中本县就占60例之多;恙虫病全年皆会发生,但主要流行在夏季,除了台东之外,其他流行地区包括高雄、南投、花莲、澎湖、金门等。
疾病管制科解释,恙虫病由带有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所传播,这些恙螨平时大多寄生在老鼠等囓齿类动物身上,当人被这些带原的恙螨幼虫叮咬就会感染,经过7到21天左右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常见症状包括猝发且持续的高烧、头痛、淋巴结肿大等,有时会并发肺炎或肝功能异常,多数患者会在叮咬处形成深色焦痂,发病约1周后会出现暗红色丘疹并蔓延到全身,再过数天后逐渐消退。
卫生局提醒,民众到山区、郊外或其他长有杂草的地区,请做好以下防护:
(一) 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及手套。(二) 使用卫福部核可的含敌避(DEET)防蚊虫液。(三) 避免靠近及进入草丛。(四) 回家后应立即沐浴、检查身上是否有蚊虫叮咬痕迹并换洗所有衣物。
据了解,感染恙虫病后若未经治疗,其致死率可高达60%,所以若曾去过长有杂草,且容易有野生动物特别是鼠类出没的地方,回来后3周内开始出现发烧头痛、焦痂等症状,请务必尽速就医并清楚告知旅游史以利对症下药,否则延误治疗时机将会造成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