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无「恙」! 夏日出游小心恙虫病上身
▲陈男到医院就诊,医师诊视前胸发现1颗无痛性焦痂 。(图/记者黄孟珍翻摄)
新竹1名在外地当兵的陈姓男子(24岁),日前休假返家后有发烧、全身酸痛情形,医师诊视前胸发现一无痛性焦痂,抽血后有肝功能异常情形,经通报疾管署后确诊是恙虫病。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已明显改善。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感染科边建荣医师表示,恙虫病不会直接由人传染给人,它的致病原为恙虫病立克次体,是被具传染性的病媒恙螨幼虫叮咬时,恙虫病立克次体经由恙螨唾液、并透过叮咬部位的伤口进入人体而感染。恙螨的动物宿主以囓齿类鼠类为主,少数哺乳类,一般是停留于草丛中的恙螨会俟机附着到经过的动物或人类身上叮咬。
边建荣说,恙虫病的潜伏期6至21天,临床症状是突然且持续性高烧、头痛、背痛、恶寒、盗汗、淋巴结肿大,主要特征是检视恙螨叮咬处会出现无痛性的焦痂,一周后皮肤出现红色斑状丘疹,并扩散至四肢,于數天后消失。有时会并发肺炎或肝功能异常。在没有经过适当治疗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达60%,但经治療后死亡率小于5%。
边建荣表示,古时候居住环境多草丛,容易被恙虫叮咬,故常相互问候「无恙」。根据疾管署全国恙虫病本土病例监测资料指出,国内全年皆有恙虫病病例发生,往年6至7月会出现一波恙虫病疫情,依据病管署网站统计,2019年截至6月月底共累计182例本土确定病例,2018年累计总数384例,个案感染地以台东县、花莲县及离岛地区病例数较多。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也提醒民众,夏日是踏青、露营的出游高峰,在恙虫病高风险地区活动时,要避免暴露于恙螨孳生的草丛环境,因此至郊区、户外活动或工作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若出现高烧、头痛、背痛、惡寒、盗汗、淋巴结肿大、焦痂等恙虫病疑似症狀时,应尽速就医,并告诉医师您曾旅游的地方与草丛暴露史,以供医师诊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