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财经:紫光要并联发科有三大挑战

上海第一财经认为,中国紫光要并台湾ic设计业联发科,有三大挑战必须克服。(图/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张煌仁台北报导

这3年来,用17亿美元收购展讯,9亿美元收购锐迪科,25亿美元收购华三,38亿美元入股西数,6亿美元收购台湾力成,在资本并购市场上,中国紫光成为了2015年积体电路产业中最为「疯狂」的投资者。紫光掌舵人赵伟国甚至还放话,若台湾法令开放,将会立即与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见面,商讨合并的事项。对于赵伟国点名合并联发科,上海第一财经直言,其中还有三大挑战待解决。

上海第一财经报导中表示,事实上,通过快速并购,紫光目前已经成为大陆积体电路产业上的龙头企业。而在业务上,紫光旗下子公司也形成了对包括联发科等台湾企业的冲击。所以,要依照赵纬国的想法,把联发科、展讯、RDA一旦合并就能超越高通,就可以是个合作赚大钱机会。但有三大挑战必须要突破

第一、双方业务高度重合上海第一财经指出,从业内企业的整合、到产品上的较量,再到人才上的挖角大战,展讯和联发科之间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所以,有学者认为,当前大陆半导体产业大发展的时机尚不成熟,赵伟国的表态,更多只是为了敦促台湾半导体产业实行更开放的政策。即便紫光真有此意,但展讯与锐迪科的产品线与联发科高度重合,双方若真走到那一步,合并后的整合将异常痛苦。

▼联发科的主要业务与展讯有大规模的重叠,因此,上海第一财经认为,两者合并后将会有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图/本报资料照片)

另外,除了业务上的正面交战,还有人才的抢夺。在紫光完成对展讯的收购后,业内就有传闻说,展讯看好台湾半导体产业链人才完整,将赴台广招人才。透过猎头公司以大陆晶片厂S公司为名,向高通、博通英特尔等在台设立的公司,以及联发科、晨星本土IC设计大厂工程师展开猎才动作。未来若真的合并后,依过去的经验来看,有一波裁员的状况绝对是免不了,再加上需要时间进行文化的融合,最后是否能发挥会1+1大于2的情况,还有待考验。

第二:IC设计业仍是两岸禁区台湾目前虽然已经向大陆开放了IC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入资,但IC设计业一直是「禁区」。比如说,此前台湾已经允许大陆资本在台投资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也允许台湾12寸晶圆厂前往大陆投资建厂,但到具体的项目上却是设立重重关卡

另外,过去紫光展讯也曾经申请在台湾设立分公司,也被台湾干脆俐落的否决了,理由是担心人才流失。但是,紫光的主要竞争对手联发科,在大陆可以说是畅行无阻。这才使得赵伟国曾经在一场内部交流会上表示,要向台湾施压,开放晶片产业,否则应禁止既是台湾品牌又是台湾制造的晶片及其相关产品在大陆销售。

不过,上海第一财经也指出,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就表示,之前包括联想收购黑莓、中国企业收购AMD等多个传闻之所以不被业界看好,原因就是安全。黑莓虽然江河日下,黑莓手机却是美国甚至许多欧洲国家军方的主要供应商,AMD的X86技术也是美国政府严格禁止向中国出售核心技术。所以,从这角度看来,对于敏感产业,不管是区域还是国家,并购仍需要突破较多困难。

第三:市场变化较快从外部环境来看,积体电路产业仍然是一个「烧钱」的行业。201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明显放缓,同时PC市场也持续低迷,晶片巨头高通和英特尔分别面临业绩下滑困境。而联发科、展讯的加入,使得价格战进一步激烈,并且持续拉低行业毛利率

▼上海第一财经认为,即便台湾对于半导体封测开放陆资参股,但是对敏感的ic设计业仍然坚持不开放。图为中国紫光董事长赵纬国(左)与力成董事长蔡笃恭。(图/本报资料照片)

在此当下,除了许多二线厂商已经开始撤退并且寻求出售之外,龙头厂的高通也宣布了一系列战略调整计划,其措施包括裁员、加强投资管理、引入新董事等,同时明显加速新兴业务落地。英特尔的注意力,现在也聚焦到资料中心、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因此,上海第一财经指出,目前对于紫光质疑最多的仍是创新能力得部分。资本的并购暂时并未为紫光带来行业地位上认可,而如果没有持续创新,紫光背后的积体电路产业链则很难有持续的发展。

资讯恐慌症发作?下载「ETtoday新闻云APP」快速补给→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

一秒掌握世界大小事「ETMetro捷运报APP」离线看不断线→iOS:https://goo.gl/Dz9IsFAndroid:https://goo.gl/lY8HnE

►►►关注2016,邀请读者加入《ETtoday筋斗云粉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