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2022 两岸关系应有所作为

旺报社评

2021即将过去,未来1年两岸关系将原地踏步、持续倒退,或出现转机?中共明年将举行二十大,内外政策都以「稳」为先,对台政策很难放开手脚。不过,自2016年民进党执政至今,两岸关系不断倒退,从两岸人民福祉角度,新的一年应该有所作为。

消极维稳两岸关系倒退

过去6年来,两岸关系倒退,并非单方面因素所造成,也不需要相互责怪。大陆坚持以九二共识为底线,蔡政府不愿接受,两岸协商合作就此断线,但双方仍能采取「消极维稳」策略,台湾谨守《中华民国宪法》底线,大陆期待蔡政府填完「未完成的试卷」避免失控,但难免逐渐变味。随着蔡政府对内去中国化、对外亲美反中,大陆因而强化反独操作,蔡政府又解读为「武力攻台准备」,加强「不对称战力」,并向美国战略利益倾斜。结果,台湾真的成为中美新冷战最前线,台海沦为全球最危险「火药桶」。

北京一度相信,只要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关系就可以恢复,因而延续了很多马政府8年的做法,例如惠台政策资源向蓝营地方县市倾斜、维持与泛蓝阵营交流互动等,同时对民进党采取「一刀切」政策,试图将「打击民进党声望」与「争取台湾民众好感」结合起来。但事实证明,即便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再不满,也未对国民党有所期待,更因为民进党「反中保台」的操作,部分民众开始对大陆产生敌意。「融合发展」政策只有常住大陆的台湾民众有感。

在「消极维稳」思维下,民进党政府借助美日等国际力量支持,与大陆形成「恐怖平衡」,虽守住修宪、公投等法理台独底线,避免触犯对岸《反分裂法》而招致武统,但对内推动文化去中国、反中、缓独等操作,大陆却一筹莫展。大陆不愿面对民进党,希望国民党再度执政,却陷入「希望愈大、失望愈大」恶性循环,2020大选国民党惨败,北京内部出现检讨和平发展路线的声音,对如何化解台湾内部反中民意、如何在疫情和政治对抗影响下恢复两岸交流,似乎还没找到妥适的方法。

蔡总统施政追求一致性、稳定性,这是她鲜明的政治性格,而致力于社会共同富裕、公平分配、管控中美对抗风险的习近平,也需要稳定的两岸关系,「维稳」是两岸执政者的共识。蔡政府不会贸然实现法理台独,拜登政府不会承认台湾是主权国家,但会支持台湾治权的独立,大陆对台红线暂时安全无虞前提下,两岸关系若要有转机,就需要陆方积极作为。中共六中全会《历史决议》已重新确认两岸和平发展路线,给对台政策转向「积极维稳」提供了难得契机。

积极维稳推进心灵契合

首要,大陆需面对民进党以及背后的支持者,直接与他们沟通对话。大陆涉台智囊汪毅夫近期撰文认为「民进党并非铁板一块」,台湾真正的「台独」其实非常少,多数人只是不愿意接受大陆统治,大陆需要有长期的策略,让台湾民众解除心防。一方面大陆需要建立直接和台湾民众沟通的机制,让台湾感受到大陆的善意,二方面,2035年达到均富的中等高所得国家目标若能实现,两岸走向心灵契合应不是难事。

马政府时期,大陆曾与民进党派系、地方首长、学者有过不少互动,累积了许多善意和成果,随着这6年「断绝往来」已逐渐折损,这部分能否重新建立、有序恢复,需要陆方认真思考。这又回到了红绿之间长期纠结的九二共识问题。九二共识及其背后的一中原则,究竟是不是两岸协商的前提?

九二共识本是具有高度战略智慧的两岸共识,但在长期人为操作之下已「国共化」,国民党的社会认同度未见改善,重返执政似乎遥遥无期,九二共识的价值逐渐磨损。而大陆治国理念已进入「新时代」,以国共关系引领两岸关系的「旧模式」也需要转变,如何直接面对台湾人民,包括不认同国民党的民意沟通对话,寻求两岸共识的「新形态」,将决定两岸关系能否走出新局,进入可长可久的和平发展新阶段,两岸新共识如何形成,应是2022年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