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传播且疫苗量不足 英国在台医师:广洒第一剂比每人打两剂好
欧美疫苗陆续进到台湾,施打优先顺序如何安排?英国在台医师叶庭瑜近日在脸书发表「疫苗顺序里的数学」一文指出,如已进入社区传播模式,以义大利经验来看,在疫苗数量不足下,与其照标准流程打完两剂,不如广洒第一剂,让更多人获得基本的防护力,可有效降低老人的死亡率。
叶庭瑜表示,不同流病情境应有不同的疫苗顺序,应分成「无本土病例模式」和「已进入社区传播模式」,前者聚焦防堵境外感染源进入社区,后者主要在于减低死伤与维持基本社会运作。
如果是「无本土病例模式」,疫苗第一优先施打对象应是「实际照护境外移入案例的医护检验暨清洁人员」、「会定期前往疫区的族群」及「边境检疫与维安人员」,纽澳等疫情控制得当国家皆采此疫苗顺序,建立疫苗围墙以加强边境防堵。
若已进入「社区传播模式」,英国的做法是施打第一顺位为「长照机构居民与员工」、接着第二顺位则是「80岁以上老人与第一线医护暨社工人员」;而以义大利状况,他们第一施打顺位是「80岁以上长者、长照机构、前线医护人员」。以义大利经验来看,广洒第一剂比让每个人打两剂的效果好。
叶庭瑜指出,台湾的下一步应该是境外防堵及境内减害,而面对境内的英国变异株与境外的其他变异株,应该撷取这两种模型的优势。也就是加强境外防堵并同时减低境内感染的重症机率,并且让不同疫苗的优势发挥在最佳防守区。
叶庭瑜说,病毒目前持续在各地变异,边境相关人员最有机会暴露到新兴变异株,因此边境防守需要最强效的疫苗,相较于AZ或娇生疫苗,防护力更好的mRNA疫苗对于新兴变异株就更具有保护力,建议紧急将防护力最好的疫苗优先部属在国境外围区,建立国家的第一道防线,
与前线医护一起。
他对台湾提出三点建议,一、 快速接种境内长者与长照机构,根本性避免医疗超载;二、强化边境防守,加速边境检疫与维安人员的疫苗施打,配合定期筛检与抗体浓度监测;三、针对不同的病毒株暴露族群,适时优化疫苗种类与间隔。